客服热线:4000085670

钮文新谈中国制造2025:“智造”是核心

   2016-04-11 770
核心提示:最近,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这个规划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立
 近,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这个规划在我看来,其实就是立足传统,着眼未来的规划。所谓立足传统,就是要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站在传统工业基础上推进中国制造业实现质的飞跃。

  所以,《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在于,它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而是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战略和战术的一个总体的行动方案。可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中国制造2025》其实应当是一个“智造业”的规划,这个“智”体现于多个方面。比如,传统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整合,传统产业与智能产业的结合,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拉动,实物与信息的联动等等,实际都体现了实实在在的“智”。难怪工信部部长苗圩信心满满地指出:“这意味着,到2025年,我国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

  我们必须看到,全世界正在发生的“再工业化转变”给中国制造业提供的重大历史机遇,因为我们可以“弯道超车”。但是,“弯道超车”需要高超的驾驶技术,它需要看清远、中、近三大方向,同时还要利用弯道、高度灵活的驾驶技能;另外,要加油又必须确保车辆不能失控。

  这其中要处理的一个大的难点,世界都在走向“再工业化”,但未来究竟是怎样的技术引领,是不是还会诞生互联网那样足以对经济增长构成一定撑力的庞大行业?说实话,目前看不清楚。所以,方向看不清的情况下,要想“弯道超车”难上加难。

  正因如此,此次《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际并未明显体现“弯道超车”的理念,只是采取了发达制造业的跟随战术,试图在这个过程中,着力突破重大的基础技术瓶颈。比如,全世界80%的空调、70%的手机以及60%的鞋都是中国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再比如,占液晶电视70%成本的液晶屏大都从韩国进口,而国产液晶屏质量还跟不上;还有中国汽车,已经是全世界大的生产和消费国,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主要处于组装和零部件制造环节,位于价值链低端,而关键与核心部件制造主要被奔驰、通用、丰田等跨国公司把持。当然还有高端芯片、飞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一大批关键领域存在空白。

  这就是现实,这样一些关键性的、基础性的技术与产品不能国产,中国就不能成为制造业强国,“弯道超车”就更加困难。问题是,世界能够留给中国多少时间?鉴于这样的制造业现状,中国目前还不具备整体“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而是需要“两弹一星”的精神,以国家之力紧盯更为前沿的技术,让我们大多数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多地长见识,更多地着眼未来。所以我希望,在《中国制造2025》背后,还有一个“技术突破2025”。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中国制造2025”系列谈之一

上一篇:

吉青·吉心工程”免费义诊活动走进双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