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的相关论坛上,中外专家热议工业4.0——大城市要准备迎接智能工厂“回家”

   2016-04-09 670
核心提示: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朝着工业4.0狂奔,各国之间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和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类似,无论是北美还是欧洲,不少
      本报席记者 樊丽萍
      朝着工业4.0狂奔,各国之间的竞争已趋白热化。和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类似,无论是北美还是欧洲,不少工业制造强国都在加紧国家层面的布局。昨天,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的“中瑞创新与智能制造论坛”上,来自瑞典和中国的学界、业界专家热议,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和思维一样,各国制造业的基础和实力不同,对工业4.0的内涵理解也不一样,所以尽管目前各国对工业4.0时代的探寻还只是初期,但已经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老牌工业强国角力,纷纷布局工业4.0
      工业4.0时代被普遍认为是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瑞典马拉达伦大学创新、设计和工程学院教授莫妮卡·贝格兰昨天出席论坛时介绍,在德国、瑞典、英国和美国,尽管大家对工业4.0的概念和内涵表述不同,但有趣的是,包括“中国制造2025”在内,近两三年,这些国家都推出了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试图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抢占先机。
      德国是早提出工业4.0概念的国家。根据德国发布的“2020高科技战略”及德国版工业4.0战略,其目标已锁定“建成网络物理系统的市场领导者和供应商”。莫妮卡介绍,目前,德国西门子旗下的安贝格电子制造工厂已被业界认为是接近工业4.0概念雏形的工厂。在这座全欧洲乃至全球先进的数字化工厂中,已实现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组合,即让产品和机器沟通,所有的生产过程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优化集成和控制。事实证明,通过完成工业4.0的“自我进化”,这家工厂的产能较20年前提高了8倍以上;产品质量也大幅提升,相比1989年的每百万次电子产品加工过程出错500次,现在出错率只有12次,质量提高了40倍。
      英国对近邻德国在工业4.0的一举一动都格外感冒。一份出自普华永道的报告在英国反复被援引,其大意是,到2020年,德国工业将每年专门投资400亿欧元在工业4.0上。这表明,德国工业拟投资营业额的3.3%在工业4.0上,而预计收入增长12.5%。莫妮卡介绍,英国人很快算出一笔账:德国制造业的规模本来就比英国工业大3倍,但在面向未来的自动化布局上,德国的投资比英国大7倍以上。
      就在今年1月,瑞典推出的国家产业化战略,也将工业4.0圈定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而根据“瑞典2030”战略,瑞典将在环境可持续生产、柔性制造工艺、虚拟产品开发与仿真等6个领域发力。
理解创新过程:政府和企业间共生关系尤为重要
      无论是工业4.0还是在其它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创新,不少学者认为,从研发新技术到推广新产品,都需要由国家统筹相关力量资助先进技术的开发方案。
      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创新、创业与学研中心工业管理教授、上海电机学院特聘海外教授迈克·丹尼洛维奇介绍,瑞典作为欧洲具创新的国家,在二战后创建了大量全球性的基于技术的国际公司。而探究瑞典式创新的源头,除了发挥企业在工程和技术领域的优势,还有一点不可或缺:建立政府和大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
      在迈克看来,无论是支持本土企业国际化还是参与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政府的力量不容小觑,“我们应该对整个创新过程中国家和企业间关系的动态变化和共生商业模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周振华介绍,上海正在向建设全球科创中心进军,提升城市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层面正在出台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过去,对于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投入,政府的做法一般是先请专家评审,通过评审的给予扶持,项目结题也是通过专家评审来进行。”周振华说,这种相对传统的科研投入模式,有一个弊端,即受资助的项目不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目前,上海已启动对科研项目投入机制的改革,比如,让政府的投入跟着市场风投走,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人士的判断,来遴选一些项目。
      大城市要走新路,科创新趋势开始展露
      谈及以工业4.0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时,周振华分析,就传统制造业而言,从初的研发设计到中间的制造环节再到后期销售,整个生产价值链可以按不同阶段被分割,分散到全球各地。但随着工业4.0到来,从设计研发和生产销售将呈现价值链垂直化——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而对很多城市来说,过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总是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外迁高污染工厂和制造基地等举措。而今后,大城市的发展或许要走一条新路,比如,做好迎接一批智能工厂“回家”的准备。
      “以前一提建设全球城市,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大力发展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就可以了。”周振华说,在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纽约还是伦敦,几大全球城市的标杆,无不以高比例的现代服务业为标志,但这种片面的理解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得到修正。近几年,让金融、科技和文化融合发展,尤其是强调科技创新发展,这种新的趋势开始在一些全球城市展露。“比如,这两年,风投向纽约集聚的速度已经逼近甚至赶超硅谷。因为全球城市在政策配套、吸附高科技人才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市经合局探索推进“互联网+招商”

上一篇:

5900亿美元应收账款可怕,“互联网+”的解药在哪?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