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2014年东辽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

   2016-03-18 940
核心提示: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东辽县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促进了经济保持平稳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东辽县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促进了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健康全面发展。

一、经济总量稳定增长,财政收入明显好转

初步核算,2014年东辽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4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一个产业增加值22.64亿元,比上年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9.083亿元,比上年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31.679亿元,比上年增长8.3%。人均GDP达41435元,比上年增长4.4%。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从16.0:62.8:21.2调整为15.8:62.1:2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8、45.5和44.7%。

  全年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019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县级财政收入3.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年税收收入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税收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5.8%,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8.829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教育支出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13亿元,比上年减少1.2%;医疗卫生支出2.5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公共安全支出1.089亿元, 比上年减少3.1%;节能环保支出6977万元,比上年减少9.6%。

二、农业发展稳固,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696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622576吨,同比增长7.9%,其中,玉米产量546195吨,同比增长3.3%;水稻产量26225吨,同比增长2.0%;大豆产量3786吨,同比减少27.4%。2014年,全县猪、牛、羊、禽发展数分别为315064头、172089头、34343只、5799千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0997吨、17493吨和800吨。

  201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实现37.51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17.5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4%;林业产值1.026亿元,比上年增长0.1%;牧业产值18.099亿元,比上年减少11.0%;渔业产值3168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013万元,比上年增长9.0%。

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2014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8.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3%,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54.2万千瓦;电动机动力4.2万千瓦。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均有增加,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154台,比上年增加159台;联合收获机299台,比上年增加90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242台,比上年增加87台。机耕面积达到92.4千公顷,机播面积94.1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达到8.6千公顷,机收面积26千公顷。

三、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主导地位突出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5.50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工业增加值实现76.838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东辽县工业生产中,优势和特色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水泥制造业五大产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11.365、10.662、7.619、7.779和4.639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4.8、13.9、9.9、10.1和6.0%。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43.65亿元,比上年增长3.3%;利润总额实现5.215亿元,比上年减少6.4%。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2户,占全部的2.4%。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工业占主导地位,截至2014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2户,其中民营工业企业77户,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的93.9%,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35.405亿元,比上年增长3.0%,占全部的96.6%;利润总额实现5.160亿元,比上年减少4.2%,占全部的98.9%。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3.4万元。 在全部投资中,一个产业投13.553亿元,占11.4%;第二产业投资55.296亿元,占46.3 %;第三产业投资50.465亿元,占42.3%。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建项目投资44.935亿元, 比上年减少4.4%,扩建项目投资47.135亿元, 比上年增长108.8%,改建和技术建造项目投资21.733亿元, 比上年减少3.8%。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城镇零售额13.5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0.8%;乡村零售额5.584亿元,比上年减少17.6%,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7.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0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五、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

(一)2014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49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全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269万人, 比上年增长4.7%;客运周转量1671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6%;货运量306万吨, 比上年增长9.7%;货运周转量461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4%。道路基础建设稳步发展。全县等级公路总里程2003公里(含农村公路),其中,干线公路151.3公里,县道117.5公里,一级公路78.8公里。

(二)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224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06万元,比上年增长19.8%;电信业务总量12549万元,比上年增长4.9%。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9497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695户,农村电话用户29801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1.4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3979户,移动电话普及率64.8部/百人。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16344户。

(三)金融保险健康发展。2014年,全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407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58933万元,比年初增加32705万元,增长5.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81591万元,比年初增加100266万元;增长20.8%。2014年全县有保险公司8户,其中财产保险3户,人寿保险5户。全年保费收入14612万元,比上年增长2.7 %。财产险保费收入4952万元,比上年减少13.8%,理赔2371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9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3.8%,赔付690万元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动力结构

上一篇:

排放结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