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张一鸣:应推动《中国制造2025》规划迈向深入

   2017-03-17 1320
核心提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纷纷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上,他们认为,要继续推动《中国制造2015》规划迈向深入,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破解当下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载人空间站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家采访时指出,国际制造业正面临升级换代,国家之间制造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通过技术的进步促使制造产品的升级,对于中国的意义很大。

  2016年5月 《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各地都确定制造强省、强区、强市的发展方向,制造业企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全国人大代表何建忠提出,从国内发展看,制造业运行保持总体平稳,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制造业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改观。特别是,制造业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

  张柏楠强调,《中国制造2025》给予了制造业足够的重视,还要重视中国设计,通过中国设计来强化制造业的品牌,要注意到智能制造除“制”还有一个“智”。在出台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之外,还要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和使用一些工具手段。他说,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到了中端,但是核心要用到的一些器件、材料还是需要进口。中国制造业水平从技术上看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比如一些关键的尖材料,包括芯片、大规模集成等。

  机器人被誉为 “制造业皇冠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与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三五”规划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均将工业机器人产业作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发展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吴晓蓓提交的一份加快发展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业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建议中称,应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既要看到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广阔空间,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突破领域,逐步形成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和配套产业,打造拳头产品,提升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发展水平。先,要明确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具体措施。优化产业布局,分层次引导各地工业机器人产业沿产业链差异化、互补化发展。其次,要突破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集聚优势力量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器件和高端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依托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市场手段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融入信息网络技术,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度融合。引导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围绕优势制造领域的技术积淀等方面下功夫。

  张柏楠认为,大企业集团的智能制造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主要是针对大规模生产投入的、比较大的项目。其实鼓励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关注大企业,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中小企业,比如圆珠笔芯、机器人等。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下,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一个。而世界各主要国家围绕制造业发展制高点的争夺日益激烈,“中国制造”面临的外部挑战更趋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围绕重振制造业出台了大批规划政策,谋求通过标准和生态体系的掌控,全面主导未来的发展格局,已取得不小进展。新兴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积极参与全球制造业再分工,东南亚、南亚、南美乃至部分非洲国家,正凭借着更加低廉的劳动和要素成本,积极承接中低端产业转移。

  张柏楠指出,各国在制定制造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时应该结合自己的国情,比如德国的智能制造是为了打通制造流通的流程,更好地协同,利用互联网技术。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一些,要着力于提升制造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何建忠建议,中国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实施制造业兴国战略,包括高规格召开制造强国大会。对落实 《中国制造2025》再动员、再部署,推动社会转变观念,凝聚广泛共识,汇聚更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高质量服务企业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制定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积极有效调节市场失灵,更好地支持企业、服务创业,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高标准提升制造业发展环境。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在要素汇聚、平台支撑、降低成本等方面,再制定一批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以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促进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充分发挥财政专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统筹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经济增长持续改善为深化供给侧改革创造条件

上一篇:

西方误读"中国制造2025" 党报回应:政策引导是通行做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