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供给侧改革:西宁正在改些啥

   2016-06-20 970
核心提示:  没有任何借口,我们必须拿出披荆斩棘的勇气、决战决胜的信心、雷厉风行的作风,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坚决打赢供给侧结
  没有任何借口,我们必须拿出披荆斩棘的勇气、决战决胜的信心、雷厉风行的作风,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在近日召开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晓指出,去年11月以来,市委一个时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制定并实施了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工业、医疗卫生、教育、住房、脱贫攻坚、城镇贫困群众救助、打造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等八个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方案,长期存在的消费需求外溢、输入性物价波动、产业路径依赖等难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取得了早期收获成果。
  八个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省委“131”总体要求、立足“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12315”总目标提出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推进落实,是我们建设“幸福西宁”的有力支撑!
  突出优势,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实现产业和城市转型突围!
  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我市新的改革实践!
  谋划全局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加快发展依然是我市‘十三五’时期的主题,这既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省发展的需要。”王晓指出,近年来,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始终很大,这其中有外部环境的影响,有阶段性、周期性因素,但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从经济增长的支撑和约束条件来看,我市原有的传统动力体系开始弱化,新的动力尚未真正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
  【分析形势】我市处在工业化、信息化中期阶段,现代化发展程度不够,在总供需关系中,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是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我市大部分工业品、农产品需要外购就是典型现象;我市处在市场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供给结构滞后于需求特征变化,在微观层面的供需关系中,供给不能匹配需求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宁市就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着力培育新动力,努力构建适应新常态的动力体系,加快培育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构建新的增长格局。
  【三极三带】按照着力培育增长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多巴城市副中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三个增长极和拓展宁大北川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带、多沙沿湟现代服务业经济带、鲁多—西塔沿线特色优势产业经济带等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的要求,加快编制生产力空间布局规划。
  【六个先进制造业组团】根据打造三个增长极和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的要求,建设东川、南川、城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甘河和北川高新技术区、大华等六个先进制造业组团。
  【八个现代服务业板块】加快形成建国路—大什字—商业巷综合商贸、海湖新区高端商务和现代金融、城北科教创新服务、南川文化旅游商贸会展、北川特色口岸综合服务、多巴文体商旅物流、鲁沙尔民族文化旅游、丹噶尔历史文化旅游等八个现代服务业板块,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
  3年到5年
  改变产业偏粗偏重偏短
  根据西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我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用3到5年时间,彻底改变产业偏粗偏重偏短的状况,闯过结构调整这个转折关口,完成一场深刻变革,开创西宁发展新境界。
  ●去产能。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引导和倒逼落后、过剩产能退出。逐个分析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主动出手,抢占先机,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综合施策盘活一批企业,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加快黄河再生铝等一批企业的重组力度。
  ●降成本。着眼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金、要素成本,制定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减库存。在消化房地产库存的同时,积极消化有色、化工等行业产成品库存,减少资金占用,有效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增活力。培育若干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骨干企业并发挥其对所处行业的整合和带动作用,注重支持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加强对困难企业的帮扶。
  ●防风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做好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防控政府债务风险。
  4项举措供给侧改革效果初显
  西宁的跨越发展,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工业!
  在中央明确了以“三去一降一补”为突破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之后,我市把供给侧改革和工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为建设“幸福西宁”增加实力。
  【去产能】“十二五”以来,我市下先手棋、打先手牌,主动提高淘汰标准、扩大淘汰范围、加快淘汰进度,累计淘汰钢铁、水泥、铁合金、碳化硅等行业落后产能73.1万吨。特别是在2015年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对9户企业采取“停、改、管”措施,当年淘汰落后产能36.5万吨,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了空间。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如在光伏行业,完成中电投西宁分公司对青海聚阳能有限公司的兼并重组工作,推进深圳拓日集团与青海亿奇新能源的兼并整合,组建完成青海拓日新能源有限公司。
  【减库存】强化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政府类采购项目,在同质同价前提下优先使用市内产品,在钢铁、铁合金、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建立相应工作方案和协调机制,确保“减库存”工作落到实处。同时,鼓励企业借力电子商务开拓市场。
  【降成本】综合施策,在引导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内部挖潜的基础上,强化土地、电、运等要素保障,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补短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综合利用,以技术进步与创新为支撑,着力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全面推动产业补短板。锂电产业已初步形成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锂离子电池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光伏产业以多晶硅-单晶硅为基础,已形成硅材料-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玻璃-框架支架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光伏产业成为青海产业体系为完善、技术水平先进、影响力大的特色产业,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锂电产业正在形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锂电产业基地。
  自主创新
  让“弯道超车”成为可能
  说起西宁的工业创新,我们必须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那里一排排整齐高大的厂房,一项项新研发、新技术、新成果,无不让人震撼与骄傲!今天无论你使用的手机是iPhone(苹果)还是HTC,手机上的锂电池,都有可能是青海制造的,因为青海企业已占据手机锂电池四成市场份额。同时,我省企业还与宝马、一汽、北汽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的展开深度合作。
  自主创新,让“弯道超车”成为可能!
  西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走绿色化生产、精益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路子,优化提升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效益,既解决“有”的问题,又解决“优”的问题,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创新企业】截至目前,全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6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35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12家,国家创新试点企业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7家,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科技企业研发中心32家,科技服务平台12家。
【创新突破】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青海聚能钛业研制成功国内台套钛锭电子束冷床熔炼炉成套设备;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循环经济、新兴产业领域突破了铬铁矿热炉全密闭冶炼高温烟气干法净化回收及综合利用、沉积法光纤预制棒及光纤等一批关键技术。电解铝行业突破了双阴极钢棒及高导电阴极节能技术,并在全市推广应用,吨铝电耗降低500度以上;铁合金行业突破了余热发电技术,并在全市推广应用,吨产品降低电耗600度左右。黄河水电公司建成半导体级多晶硅生产线,填补半导体应用材料国产化空白;青海阳光电源公司研发并成功生产效率达到99%的箱式逆变器,技术具备同行业先进水平。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

上一篇:

你怀疑过“工业4.0”的价值吗?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