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当“中国制造”遇上“印度制造”

   2016-06-17 960
核心提示: 印度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自印度制造提出以来,不少人将其与中国制造相联系,引发各种热议。当印度制造遇上中国制造,两者又
  印度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自“印度制造”提出以来,不少人将其与“中国制造”相联系,引发各种热议。当“印度制造”遇上“中国制造”,两者又应当如何定位?

  在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4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印度馆共设置了96个展位,展示着“印度制造”的形象与魅力。受访企业人士表示,“印度制造”凭借成本等优势正迅速崛起。“中国制造”的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与“印度制造”应发挥各自优势,走出一条合作发展的共赢之路。

  “印度制造”雄心奋起

  悬挂在印度馆主展台上的一幅宣传画格外引人注目:在红色背景上画着一只行走的雄狮,雄狮全身由象征制造业的齿轮组成,狮身上写着“MakeinIndia”,并用中文写着“印度制造进行时”,可见印度通过“印度制造”打造制造业强国的雄心。

  2014年9月26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印度制造”系列新政:改革劳动法律和税收,简化审批程序,吸引各界在印度投资兴业,扩大就业,希望通过印度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将亚洲第三大经济体打造成新的制造业巨头。

  服装、鞋、皮具、家具、香料、手工艺品……在南博会上,透过印度参展商带来的大量展品,很容易窥见“印度制造”的实力。

  “雇用一名中国工人一天需支付100元人民币,雇用一名印度工人一天只需要支付30元人民币。”一位印度皮革参展商的话颇具代表性,成本低已被认为是“印度制造”奋起的大优势。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从“制造”到“创造” 天津制造迎转型升级

上一篇:

山东教育厅与西门子签署合作备忘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