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撞出新火花

   2016-06-14 630
核心提示:昨日,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两国外交、经济、工业、财金、教育、科技、交通、环保、住建、农业、商务、司法、社保、医疗等26个部
 昨日,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两国外交、经济、工业、财金、教育、科技、交通、环保、住建、农业、商务、司法、社保、医疗等26个部门就深化各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新的共识。
中德签署了经贸、能源、第三方市场合作、创新、智能制造、教育、科技、农业、卫生等10多个领域20多份合作文件。双方还发表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达成了42项共识。 
大亮点
作为中德被看好的合作领域,“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碰撞出新火花。在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中,双方将继续落实在“工业4.0”领域签署的协议,其中尤其包括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于2015年7月签署的《推动中德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及生产过程网络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及中国科技部与德国联邦教研部2016年1月签署的《关于在智能制造(“工业4.0”)和智能服务领域通过双边科技合作开发和推广创新方案的联合意向声明》。双方将加强4家参与合作的部委间的高级别协调,以汇聚所有合作相关方,就“工业4.0”进行跨议题的交流,推动合作产生协同效应。
默克尔访华为何选择去东北
14日,曾以制造业著称的东北黑土地,即将迎来德国总理默克尔。默克尔在结束北京访问行程后,计划前往辽宁沈阳开始她的“东北访”。好奇心和新鲜感的源头,是德国参与中国结构性改革的热忱,是加紧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接的良机。
沈阳作为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大的工业城市,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在德国,鲁尔区通过转型,已从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的旧工业区,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访华前,默克尔曾表示,中国正在推进的结构性改革“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勇气”,德国愿意参与其中。
默克尔表示,中国东北地区正在经历结构性改革,德国也曾经历相似过程。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曾非常依赖钢铁工业,当她想到北威州,就能体会到中国东北地区面临同样问题。
默克尔说,她有兴趣看看中方制定了何种行动计划,德方能否提供意见和行动上的帮助。
中德磋商敲定 项共识
德国制造企业深度融入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合作,日益成为中德企业家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德企日益深度融入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来。6月15日,第二届德国企业沈阳行暨中国机会—中德制造业合作论坛将在沈阳举行,由于德资企业和相关机构报名踊跃,参会人数比计划增加了一倍,推介的合作项目也一再增加。
记者13日从第八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了解到,本届论坛中德企业界、经济界和政府部门近800人参加了会议,共促成了96个重大合作项目签约,协议金额150亿美元,规模为历届论坛之。 
42
其他亮点
政治合作
·中德将分别主办2016年和2017年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愿加强在G20框架下的沟通合作
在第三国及第三方市场合作
·双方欢迎中国与欧盟在“一带一路”和亚欧运输通道建设领域的合作。双方支持在多边框架下推动亚欧运输通道技术和法律协调对接,
以实现中欧班列扩量增效。两国海关将着重针对中欧班列海关通关便利化开展合作,促进中欧运输便利化。
·双方支持中车集团和德国西门子集团在高铁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经贸与投资合作
·双方对建立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表示欢迎,将于2017年在华举行第二轮高级别财金对话。
创新、环境和气候合作
·双方愿继续加强能源政策制定和立法、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合作。双方支持两国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双方致力于加强在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
·双方支持两国研究机构、企业、城市在《中德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合作备忘录》框架下开展相关合作,共同选择示范项目。
·双方乐见在电动汽车创新驱动技术领域长期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将继续开展并扩大合作规模。双方商定继续进行专业领域交流,
并欢迎两国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在交通技术领域开展合作。
教育与人文合作
·双方愿在现有中德职教联盟基础上升级两国教育合作,并进一步深化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
·双方支持对方国家人员来本国旅游,鼓励本国旅游业界参加在对方国家举办的旅游展会,德方支持中文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官方语言。
·双方欢迎两国建立在许多机制基础上的媒体交流,希望媒体交流在中德交流年框架下得到加强。为增进相互理解,两国政府将致力于扩大本国
媒体对对方国家的报道工作。双方欢迎对方媒体对本国派驻常驻记者,将依法依规予以办理记者注册和签证事宜。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获“加速度”

上一篇:

让德国工业4.0“无缝链接”中国制造2025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