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补短板:让“木桶”盛足水(解码供给侧改革之“三一一” )

   2016-06-12 630
核心提示:日前,国内多省出台供给侧改革补短板具体行动计划。未来3到5年,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为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而投入的资金规模将

日前,国内多省出台供给侧改革“补短板”具体行动计划。未来3到5年,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为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而投入的资金规模将达到万亿元以上。根据经济学“木桶效应”原理,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其短的木板决定的,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增加容量。专家指出,“补短板”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要补足供应短板,扩大有效供给,进行产业升级,改善供给质量,让“木桶”盛足水量,达到增强产业竞争力和企业活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力的目的。

 

1 不能任“短”持续

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我们仍感到有所匮乏。统计显示,当前有些行业产品供过于求,比如,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纺织、服装等行业供应过剩,大量库存积压。而中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产品则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表现在医疗、健康、养老等服务行业资源有限;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停车场所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出境消费和海外购快速增长,反映出国内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问题。

不同领域发展呈现“长短板”在所难免,但不能任由短板停滞不前。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短板重点体现在产业经济方面,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容小觑。过去我们在产业等领域留下了很多欠账,一些短板亟须补齐,否则容易给未来的经济发展留下隐患。

专家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的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使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新的平衡。而补短板重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助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2 突破补“短”难点

经济发展亟须补齐的短板有哪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列出八大短板: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如要解决结构优化调整缓慢、增长新动力不足、投资需求降低等问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三是民生建设的短板;四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短板;五是环保生态建设的短板;六是科技创新进步的短板;七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八是防控金融风险的短板。

短板形成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种是由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局限所带来的,一种是由体制机制的障碍带来的。比如因为我们的研发投入不足、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而缺乏关键的高技术产品供应能力。”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分析。

然而,补“短”并非易事。“如何引导资金流向短板领域是个难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比如民生领域要求社会效益优先,这使民间资金投资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徐洪才分析说,对于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政府资金不足,需要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但一些政府官员对这种新型投融资模式把握不透,积极性不高,知之而不为之,造成了这一模式在实践中遇到许多困难,落实起来不尽如人意。

高科技领域投入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其不足不仅表现在资金上,更表现在技术、管理、人才的投入上。”徐洪才指出,这些短板的存在都制约着经济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3 补齐“软硬”短板

当前补短板需从“软硬”两方面入手。“硬短板体现在信息、数据、网络等基础设施。软短板则表现在制度层面,例如制度环境是否有利于创新创业,是否能够促进竞争,是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指出。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顺应民意 收获实效

上一篇:

以工作实绩回报党和人民的重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