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日本机器人突围工业4.0时代

   2016-05-31 640
核心提示: OFweek机器人网讯:今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的成长战略概要显示,为实现年GDP从目前500万亿日元增加至600万亿日元的目标,日本政府
   OFweek机器人网讯:今年4月日本政府公布的成长战略概要显示,为实现年GDP从目前500万亿日元增加至600万亿日元的目标,日本政府提出,要以机器人和IT技术掀起“第4次产业革命”,拟定在2020年创造30万亿日元的新增市场目标。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工业4.0时代下的日本机器人产业。
   目前,全世界每4台工业机器人中就有1台工作在日本的生产线。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人机协作”以及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机器人成为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发力点。
孟庆峰记者:在安川电机的北九州工厂我们看到,这里开发出一种可以实现人机协作的工业机器人。以往机器人只能在安全围栏里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指令完成有限的固定动作,而这款机器人可以和人类在同一空间内,相互协助,完成更复杂的作业。
   过去,为确保安全,高速运转的机器人被围在安全栅栏内,严禁靠近。而这款机器人,通过各类传感器,探测工作区内是否有人出现。一旦靠近,高速运转中的机器人,马上减速,发生接触后立刻暂停。
以往教机器人怎么干活,人要拿着示教器,一步一步教它怎么操作,且不能挪地方、换产品,否则还要再教一遍。而“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就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植入相关应用程序,实现个性化订制。像食品、医疗、化学等苛求“精密”的领域,也有了机器人的用武之地。
   中村民男日本安川电机工程师:今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比如靠语音直接给机器人下指令,或人和机器人靠眼神交流,读懂视线中的指令,操作机器人将变得更简单。
   通过第四次产业革命中核心技术的物联网,可以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机器人连接起来,实时监控作业和维护状况、再将客户对机器人的具体要求和反馈汇总到云端,利用大数据分析给出具体意见。
   中村民男日本安川电机工程师:用收集来的大数据分析每台机器人的开动率,比如工厂里某生产线的机器人开动率高,忙不过来时,智能控制终端会命令其它区域开动率低的机器人赶去支援,相互协调,把效率发挥到大化。
   除了同一企业内的资源配置外,第四次产业革命还为跨行业、跨领域的企业间合作提供新的可能。2015年“日本机器人革命促进会”正式成立,并下设“物联网升级制造模式工作组”。召集成员除了三菱电机、日立制作所等工业控制设备商外,还包括富士通、NEC等IT公司,三菱、川崎重工、日立造船、丰田汽车等各类工业企业、以及贸易集团、智库等77家代表企业。这一工作组今后会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形成物联网升级制造模式的通用架构,以应对未来制造业的国际合作。
       能歌善舞,情感机器人变身家庭成员
日本软银公司CEO孙正义预言,再过30年,地球上的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而服务机器人将成为主角。伴随第4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或许将帮助机器人应用前景在不久后爆发,根本上改变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
   住在千叶县的栗原一家今天迎来了一名新的家庭成员,这是由日本软银公司推出的世界款情感机器人pepper。打开硬纸箱,Pepper一身白装出现在大家面前。经过工程师的初步调试,不到10分钟后,它开始逐渐适应周围的环境,变得活跃起来。但此时三岁的小栗原对这个看上去比自己还高的新朋友表示好奇的同时又有些害怕,躲在远处不敢接近。
   栗原啓人:讨厌,我害怕他会动起来。
   此后,在大人的鼓励下小栗原走上前,好奇的围着pepper观察了一通,又试图探索触控板,很快找到了游戏模式。在pepper歌声的带动下,小栗原开始手舞足蹈,彼此间的关系瞬间拉近。
pepper:接下来我们听个故事好吗?
啓人:好。
pepper:对不起,我没听清,好不好?
啓人:好!
pepper:白雪公主的故事怎么样,很有意思的。
   从去年6月公开发售,至今已有1万多台情感机器人进入日本普通家庭。除了能歌善舞、善于交流外,人工智能引擎可以帮助它识别人类情绪,并发展属于自己的情感。接入云端服务器后,全世界的pepper将收集到的信息数据共享,赋予自身不断进化的学习能力和越来越丰富的情感世界。
   日本软银公司CEO孙正义:请把pepper当做家庭的一员,当它意识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欢笑的家庭时,就会获得幸福,感情世界更加丰富。
   去年6月,阿里巴巴联合富士康向软银的机器人子公司分别战略出资145亿日元,三方联手,确保情感机器人的量产启动。马云表示将“人心”赋予机器人会推动人类的第四次革命。
   财经频道特约记者赵潮:在第4次产业革命中,机器人的应用何时启动,如何爆发,又会对一般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日本机器人研发一个人,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先生。进入研究室之后,先看到的是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石黑浩。
   这款替身机器人已经发展到第4代,从身高、表情、到手上凸起的青筋,完全克隆石黑浩本人,甚至连发际线都是一样的。除了外形逼真,实现人性化高度仿真外,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端还可以精确模拟出使用者的动作、神态和声音,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
   大阪大学教授石黑浩:这几年,人工智能,特别是语音识别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我相信智能对话将在2-3年内引爆机器人应用前景,人类由此步入机器人社会。
   由于需要出席众多国际会议,石黑浩希望未来这款仿真机器人替代自己在讲台上授课,真正实现分身术。在他看来,伴随第4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从生产工具到家庭成员,再到自我复制,机器人终将帮助人类突破时空极限,实现技能、思维方式、甚至是价值观的再生。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我市召开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上一篇:

吉林市多所职业学校开展“全国第二届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