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培养和留住人才是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2016-05-25 460
核心提示:在当前我国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疗领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关键时期,将供给侧改革融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为深入推进医改工作提供了
 在当前我国医改进入深水区、医疗领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关键时期,将供给侧改革融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为深入推进医改工作提供了新思路。近日,在由经济参考报、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脉大国医疗”圆桌会议上,北京协和医学院管理处处长王海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医疗服务带来机遇和挑战

 

    王海涛认为,谈医改,先得认清本质:什么是医疗,什么是医疗产业,什么是医疗服务?王海涛说他刚到协和医院工作的时候,一位管财务的老领导告诉他,医疗就是生意。因为他要负责几千人的医院的吃喝拉撒睡、奖金。而另一位老领导则告诉他“医乃仁术,好自为之”。从这两个实例来看,认识医疗对搞医的人来说都是复杂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在改革开放35年以后出现了这么复杂的现状,就是因为行业太复杂,行业理解起来太难。”王海涛将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个,全世界都是把医疗、医药、医保这三样分开来看。我们谈医疗服务产业的时候,觉得它是产业。其实医疗基本的东西还是医疗服务,产业实际上把医疗的外延扩大,比如把医疗器械融进来,把保险融进来,但是总的看医疗服务,从根本上还是要以人为主,对人的服务,对人才的拥有。

 

    以美国为例,美国真正的医院不到6000家,其中只有18%是盈利性医疗机构,美国政府的公立机构占22%,美国非政府的医疗机构占60%。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霍布金斯、麻省总医院都是非政府、非盈利的、民营的。实际上这个体系当中保证医疗服务的基础是以民生为主。

 

    王海涛说,医疗产业的大概念搞清楚以后,再来看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业的基本特点是保证作为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公平享受医疗服务权。但谁来保证公平呢?一方面,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这是基本要做的;另一方面,社会救助、社会医疗应该作为支撑;再有就是慈善的力量。

 

人是医疗供给侧改革中的核心要素

 

    在谈到医疗供给侧改革的要素时,王海涛强调:“医疗服务里核心的资源是什么?是人,就是医生、护士、医界人员、康复护理人员,这些人员是整个医疗服务的核心。”

 

    王海涛举例说,医学人才紧缺甚至局部地区断档。实际上,一个是儿科、一个是妇产科,还有没报出来的比如传染学科、精神学科,这些基本学科的人才都是不足的,这不是今天才造成的不足,而很可能是20年前在医学学科的设计、招生和人才培养、人才激励方式上就不足了,所以才导致了今天的不足。

 

    儿科去哪儿了?一个,医学院校很多关闭了儿科,没有儿科招生;第二,儿科毕业生在公立医院儿科待不住。比如,杭州的邵逸夫医院是一家捐赠的医院,是公有运营,但是院方设定的时候就没有儿科,知道儿科成本高、风险大、回报期长,人家就没有。一个三甲医院没有儿科。北京的很多民营医院中,绝大部分做市场的、做管理的全是儿科大夫,特别是现在互联网医疗让那些没有成长、成才的小大夫都出去创业了。还有一批儿科大夫,拿到副教授的职称以后就不想干了,这是人才短缺的现象。这个现象和供给侧改革是紧密相关的。如果国家没有政策,怎么去促进转、放、改?国家没有政策,后续的问题是生二胎找不到床,十年以后看不上病,这是一个典型的现象。北京的儿科尚且是这样,何况地级市、县级市甚至是乡村?在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是不能完全把医疗定义成产业,二是保公平,这些是政府的基本责任。

 

    如何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医疗服务的难题

 

    王海涛认为,在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里的核心是人,因为在医疗中提供服务的生产要素也是人,所以对人的投入应该是不断加大的。一是普惠医疗;二将来除了政府以外,剩下那块让给市场的产业也是可以发展的。

 

    一个,加大人才的培养。医疗人才的培养要有相当长的一个提前量。

 

    第二,现有人才怎么办,怎么提高其生产效率?先,医生要有一个成长环境,这个需要政府打造。而后面的执业环境更重要,执业环境是指,医生得有这个能力去自主执业,而满足这点,他至少要完成在大的教学医院或者非政府的非盈利医院,完成一个专科医生培训以后,才有能力再到市场上去自由执业,这是一个基础条件。现在很多医科毕业生在这个能力都不足的时候,看到“双创”的号召,就跳到互联网医疗里,其实是人才的巨大损失。培养一个医学生,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要8年,一般的医院要5年,投入都非常大。而培养完,他不去医院,而是卖药,这很荒唐。中国的药品销售员是全世界素质高的,全是硕士、博士。现在是互联网医疗时代了,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其实这些人甭管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还是在社区,都应该当医生。全世界培养出来的临床医生从事别的行业的情况不多,唯在中国,为什么?因为没有执业环境的打造,执业环境的打造应该让医生可以不离开公立体系,但是可以给其自由的时间到社会平台中合理地执业,同时要有规范的环境,包括监管机制,包括执业注册的这种审核和能力的判断。

 

    第三,推进医生自由执业制度。这涉及到人事上的改革,考核机制、职称机制、待遇绩效激励机制等,这些改革促进人在底层合理流动的要素,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中也应该有所体现。这方面现在有的医院、有的机构在做一些,但是缺乏规范性的宏观性的政策。

 

    王海涛表示,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医疗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概括起来就是,人才是医疗供给侧改革中的核心要素,从人才的培养到使用、到提高其生产力、释放其生产效率,如何去做和如何促进“十三五”时期的医改都非常重要。如果抓好了这点,医改就顺理成章了,医护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对患者满意度的提升会有更多创新。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长春雕塑震撼外国留学生

上一篇:

广东迈向智造大省 机器人令部分岗位效率提高10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