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电子信息产业 如何借鉴工业4.0转型升级

   2016-05-19 510
核心提示: 杜晓黎:国家战略需要统一的顶层设计  联想研究院副院长  作为被标签为传统制造业的联想,一直在拼命摆脱制造厂商的身份,
  杜晓黎:国家战略需要统一的层设计

  联想研究院副院长

  作为被标签为传统制造业的联想,一直在拼命摆脱制造厂商的身份,但绝不放弃制造,相反,制造对于整合供应链、发展创新非常重要。

  对工业4.0的认识,结合我个人的工作谈一些看法。

  一个,不能完全照搬德国工业4.0。工业4.0采用新的技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既有高端目标需要达成,也有普惠性目标需要结合中国实情去实现。中国有大量的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却低而不发达,面临着痛苦的转型升级过程。未来结合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输出改革开放30年在制造领域积累的竞争优势,不仅带动高端产品,还要带动普惠性产品服务的输出。

  第二,工业4.0带给信息产业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新的市场、模式、生态的发展创新,对于传统IT产业的芯片和软件来说是巨大机会。工业4.0对制造业的升级改造要求,必将通过芯片和软件实现,而这两个领域国际上的应用早已成熟,行业垄断壁垒很坚固,而工业4.0却让在工业制造领域发展芯片和软件能力迎来重大机遇。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市场,在这个新的市场生态机遇下,一定要重视产业标准的建立,而产业标准的建立必须由行业龙头企业领导强力推动,这其中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由于中国行业地域各自为政、一哄而上的特色,市场碎片化的问题非常容易形成,以啤酒、香烟为例,各地都有自己的品牌渠道。碎片化意味着市场规模不能集聚,龙头企业难以孵化,行业无法达成统一的目标,对产业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第三,政策制定需要有针对性。中国很大,情况多样,实事求是很重要。既然是高端,就需要和做火箭一样,提供坚定不移的政策支持,一竿子管到底,形成体系实现目标。如果是普适性的发展目标,则地方政府需要充分坚信市场机制的力量,相信企业,后一公里坚决放手,做到该管该不管。

  后,关注工业4.0和“互联网+”战略交叉和协同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很多,有《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信息领域还有其他政策,但是企业的资源有限,战略发展需要有统一的层设计,关注各项发展计划之间的交叉和协同。

  周子学:实现中国制造2025企业是关键要素

  电子信息行业在2015年是一个一个两位数增长的行业,是一个产能没有太多过剩,会自身淘汰更新,发展速度较快的产业。

  相比德国工业4.0的发展背景,中国的差距在哪里?《中国制造2025》,包括电子信息行业的转型升级,缺乏领头企业,或者说太少。

  和德国一样的是,双方处于同步发展时期,共同有着创造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任务,这是转型升级的重点。

  如何借鉴工业4.0完成转型升级?

  先要满足经济条件。电子信息行业要转型升级,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比如某项技术特别重要,但能不能变成产品,变成市场,还要看市场是否接受,用户是否接受,这是硬性条件,否则技术再好也没用,企业迟早垮掉。

  路径上,需要企业家引导创新。在没有标准、没有路的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术很重要,商业模式也很重要,正是企业家把点点滴滴的创新集聚起来,后变成一个产品,一个市场,一个产业,而真正的企业家是中国稀缺的资源。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医疗供给侧改革呈现两大关键点

上一篇:

便宜+个性 工业4.0时代的汽车有啥不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