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工业4.0,自动化企业任重而道远

   2016-04-26 770
核心提示:工业4.0(2553.28,6.050,0.24%)即互联网+智能制造,赋予工业自动化更高要求。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当前制造业最关注的话题
 工业4.0(2553.28,6.050,0.24%)即互联网+智能制造,赋予工业自动化更高要求。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当前制造业关注的话题。各国产学界及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明确规划和政策配套,包括德国的“工业4.0项目”,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等。工业4.0预计10年左右初步形成,将给制造业自动化带来颠覆式的模式变革,自动化将从生产线拓展到全价值链,实现生产、供应链、人力资源的自动配置。

  工业自动化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国内市场近万亿,“互联网+”带来加速增长。据德国工业4.0工作组统计,2012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已达8000亿元(1000亿欧元),以29%的占比位居全球一个。工业自动化进入后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是工业4.0的催化剂。工业4.0进程中,一方面传统自动化将进一步普及,如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将从2015年的33%增长到2025年的64%;另一方面互联网、协同制造相关的工业云、机器人(26.35,0.080,0.30%)等新兴应用迅猛发展,有效拉动整体工业自动化市场。

  根据市场细分,将工业自动化产业链分为七个子板块。1)运动控制及机器人:伺服和CNC是为熟知的产品;2)工业软件:包括MES、PLM等生产线管理系统及仿真、先进控制等优化软件;3)监控系统:主要是DCS和PLC,某些情况下也会用单片机或IPC实现;4)传感与检测:包括各种传感器、变送器和检测仪器,是工业系统的眼睛和神经末梢。5)变频传动:变频器是驱动电机实现速度和功率变换的设备,在低于伺服的精度和力矩需求下,可调节设备的转速及转向达到节能;6)互联网+:包括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控网络安全等和下一代工控系统息息相关的新兴技术;7)其他:包含控制阀、接触器等较为零散的产品。

  需求稳增+进口替代: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高增长原动力。根据工控网统计,中国自动化市场本土化率不足40%,PLC、传感器等精密产品更是不足20%,进口替代让中国企业保持了高于市场平均的增长。利用电力电子和电气控制的同源技术,本土龙头企业在新兴领域如电动车、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快速展开布局,取得新利润增长点。201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代表性产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00亿左右,并在未来有望保持12%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中国企业料将长期受益进口替代,未来本土龙头上市企业利润有望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速。

  风险因素:市场价格竞争过于激烈;制造业整体长期低迷,不利于创新和自动化提升。

  投资策略。三条主线发掘成长标的:进口替代空间,成长市场技术壁垒,下游行业渗透和认知。受政策、需求双重拉动,精细、智能制造相关领域高速增长,工业互联相关领域更是处于爆发前期,成长期和导入期的细分领域是关注的重点。传统龙头和新进入者各有优势:本土龙头企业在技术壁垒上已有效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进入者以需求为导向,依托深入的下游行业渗透形成核心竞争力。综合以上三个维度,重点推荐:汇川技术(36.53,0.120,0.33%)安控科技(16.00,-0.180,-1.11%)海得控制(24.50,-0.600,-2.39%);并建议关注:川仪股份(13.16,-0.070,-0.53%)华中数控(21.88,0.400,1.86%)。(中信证券(16.63,-0.130,-0.78%)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长春十三五装备制备业发展目标:打造千亿级产业

上一篇:

工业4.0:正在发生的变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