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朱宏任:“中国制造2025”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2016-04-14 590
核心提示: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制造2025与创新发展的机遇,我想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做沟
 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

 

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制造2025与创新发展的机遇”,我想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做沟通和探讨。

 

一为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为什么我们要提出“中国制造2025”。

 

 

 

在座的同志们,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国际金融危机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有没有人知道它是以什么事件为标志的?

 

? ? ? ?雷曼兄弟倒台之后,相继就有一系列的金融机构出现了垮台,并且这次金融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欧洲,形成了金融机构倒闭的浪潮。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经济学家,包括发达国家的一些政治人物,开始反思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是从发达国家发达的地方开始,而德国这一金融同样比较发达的国家却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没有遇到这样突出的一些冲击。终,他们一致得出结论:脱实向虚,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是发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重要的原因。因此,美国以及其他的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口号。奥巴马上台后,就将再工业化作为美国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这样一个国际大背景下,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情况。从1978年至今,中国的工业走过了由小到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世界上的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00多种工业品的产量都居世界一个。去年9月7日,北京举行了抗日阅兵仪式,其中展示的大量装备和先进武器系统主要是由中国制造的。但是在当前,我们还要看到中国的工业还碰到一些突出的问题,从当前的情况看,我们简单地归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中国工业面临着经济不断下行或者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自2008年至2009年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工业的增加值一度下降到了5.1%。此后,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金融危机的举措,经济很快就恢复到了18%、19.6%的高位。但是经济仍呈缓慢下行态势,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为近五年低值。目前,我们处在一个下降的通道中,经济下行对中国工业的影响显著。

 

第二,我们现在面临产能过剩加剧的问题,这一方面集中体现在基础原材料行业,突出反映为产能过剩、产量下降、价格下跌、效益负增长。

 

第三,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工业能源总消耗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71.3%,工业能耗庞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近两年较为突出的雾霾问题与污染脱不了干系。

 

第四,供给侧创新能力不足。2015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次达1.2亿,游客在境外的花费为1.5万亿人民币左右,其中,包括旅游、住宿及消费,我国游客在国外的购物值高达7000亿,国民惊人的消费能力在国外得以体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今年1月份,我在社科院工经所参加论坛,该论坛主持人讲道,中国的制造业应该感到耻辱,中国人跑到国外把人家的电饭锅、马桶圈扛回来。当时很多人就看我,我本来听听就行了,但是坐在那心里也有些尴尬的感觉。所以我告诉他不用感到耻辱,在日本买的马桶圈很多都是中国制造的,多数是由中国杭州的一家企业制造的。然后主持人马上就问我,他说它是谁设计的、是什么品牌、谁的品牌,他的这些问题正是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短板。消费日渐趋向于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需求逐步上升,我们的供给能力却很难和这种需求相吻合。我们的创新能力偏低,产品质量、美誉度都大大不足,使得我们这一部分的消费能力只能通过国外的供给来满足。

 

那么,中国如何能够摆脱增长乏力、产能过剩、资源能源消耗较多以及如何填补新需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

 

二“中国制造2025”的主题是什么?

 

 

 

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先生表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要经历四个阶段:一个个阶段是要素驱动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投资驱动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创新驱动阶段,第四个阶段是财富驱动阶段。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应该说更多的注意力或者更多的资源要投入到创新驱动,要靠创新来推动我们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而单纯依靠过去要素资源的投入、依靠投资驱动,这样的路从现在来看已经走不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2013-2014年中国工程院5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共同完成了一个制造强国研究的报告。在这个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领导的要求,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质检总局、财政部等一系列中央部委一道形成了“中国制造2025”。

 

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两会”上就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又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地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他指出,去年提出的是要实施,今年提出的是要深入推进。

 

总体而言,“中国制造2025”包括四大部分:发展形势和环境、战略方针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战略支撑和保障。今天我重点谈谈“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和政策取向。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就是要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为此,它提出了“两化融合”,“两化融合”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这一点是我们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的一个重要的制高点。此外,还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为什么叫“中国制造2025”,而不用我们现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五年?因为根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与世界上的制造强国相比,我们还处在第三梯队的位置上,我们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就是通过2015-2025这十年,中国经过这一段的励精图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迈向制造业的中等行列。然后从2025-2035再经过十年,中国制造应该站稳在制造业的中等强国的位置。从2035-2045再经过十年,中国迈入世界制造业一个强国的阵营,这一“三步走”的战略是我们确定好的一个行动的方针和路线。

 

在“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创新驱动始终是作为驱动制造业发展的一个主线,在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同时,美国也提出了先进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德国提出了“工业4.0”,法国提出“新工业法国”,日本、印度、韩国纷纷提出振兴制造业的计划。

 

 

三“中国制造2025”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对于我们来说,在“中国制造2025”这个阶段,哪些方面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经济快速增长的领域或者国家更关注的方面。

 

这方面我想强调三个要点:

 

一个,“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是增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或者说它把智能制造作为我们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我们要重点解决或者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第二,“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把两化深度融合,也就是将我们讲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作为战略制高点。很多同志对“互联网+”是什么概念一直存有疑问,一些同志说不应该是“互联网+”,应该是某行业+互联网,比如说应该是冶金行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冶金行业。对于这个方面有很多不同的讨论,我们不过多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只讲“互联网+”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经济形态,制造业和互联网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带来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也将大大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第三,提升整体水平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中国制造2025”把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作为提升整体水平的关键,而不是去抓那个尖端的东西,而是强调抓尖端的东西需要我们打好基础,就是说我们强调的是要在基础的原材料、基础的零部件、基础的工艺,以及先进制造的技术基础方面有所推动、有所突破。在这个方面,“中国制造2025”的落实,大家注意,“中国制造2025”不是一个规划,也不是一个计划,也不同于一般的文件。“中国制造2025”是什么?它是一个行动纲要,或者说是我们推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一个指南,是一个行动的指南,这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定位。

 

“中国制造2025”不是一个宣言,讲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讲我们要怎么做。“中国制造2025”里面提到了我们有五大重点的工程,这五大重点工程也是“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中的国家的五大重点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及高端装备创新。

 

另外,“中国制造2025”中还提出了九项重点任务,并指出了当前应重点推动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28.110, -0.21, -0.74%)、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

 

谈到“中国制造2025”,我想再给大家分享一个信息。2016年2月19日,美国商务部部长、总统行政办公室、国家科技委、先进制造国家项目办公室联合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年度报告和战略计划》,美国提出了国家创新战略的报告和计划,罗列了一系列的大目标和一系列的子目标。其中,大目标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要全面提升美国制造竞争力;二是要把创新技术在本土实现转化,以促进本土制造能力的提升;三是加速先进制造劳动力的发展;四是要支持、帮助制造创新机构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美国是制造业中领先的国家,它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中,美国意识到仅仅依靠自发性的创新是不够的,许多国家都在推动创新,包括美国在内,要通过整体的政府引导的方式推动创新创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度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中国的制造业要有一种紧迫感,中国的经济学界与我们盘古智库也要有一种紧迫感,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创新驱动推进中国制造真正站到世界强国之列。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金隅冀东或涉及股权层面整合 华北水泥市场供给侧改革迎突破

上一篇:

农民就业培训也需“供给侧改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