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重点钢企亏损645亿 出路在“供给侧改革”

   2016-04-13 370
核心提示:今年3月开始扭亏,4月的情况也不错,不过下半年的市场行情还不好说,我们力保不亏损吧。在近日举办的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期间
      “今年3月开始扭亏,4月的情况也不错,不过下半年的市场行情还不好说,我们力保不亏损吧。”
在近日举办的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期间,马钢股份总经理钱海帆接受《一个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钢铁企业今年3月以来的新经营状况。
      在此之前,马钢股份刚刚公布2015年年报,48亿元的亏损额,在钢铁行业并不是特例。
      在已经公布的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中,钢铁行业俨然成了亏损的重灾区,在已公布年报与年报预期的近40家钢铁企业中,盈利的不到10家,包括武钢、鞍钢、马钢在内的多家钢铁龙头,也都出现了巨亏。
      不过进入新的一年,钢铁价格开始出现持续的反弹,钢铁企业也开始有了正向利润,然而,这样的“好日子”能否持续,依然不容乐观。
      重点钢企亏损645亿
      根据记者对相关上市公司年报的梳理,净利润亏损超过10亿元的企业中,很多都是钢铁企业,比如重庆钢铁亏损59.8亿元,马钢股份亏损48.04亿元、鞍钢股份亏损45.93亿元、华菱钢铁亏损29.59亿元、*ST八钢亏损25.08亿元。
      《一个财经日报》记者获得的中钢协统计数据,2015年重点钢铁企业的利润总额亏损645.34亿元,上年则为盈利225.89亿元,2015年次出现年度全行业亏损局面,会员企业的亏损面高达50.5%,超过一半的企业陷入亏损,其中8~12月月度亏损均超过或接近100亿元。
      “大多数钢铁企业还面临负债率过高,银行限贷、社会负担过重,难以退出市场等困境,主要还是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太严重了。”钱海帆告诉记者。
      钢铁价格在2015年的持续走跌,是导致钢铁企业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事实上钢铁价格从2011年三季度就开始震荡下跌,2015年几乎一路下跌,根据统计,2015年的钢材均价从年初的接近3200元/吨,跌到年底的2200元/吨,大幅下跌了1000元/吨。
      在过去的一年,大多数钢铁企业都在通过尽力关停生产线或者降成本来缓解经营的压力。比如马钢股份在2015年的营业成本为455亿元,同比下降了18.54%,但由于钢铁价格的下跌幅度更大,依然难以扭转业绩巨亏的命运。
一季度回暖扭亏?
      不过,进入2016年后,钢铁行业似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国内钢铁价格自2015年12月反弹至今,部分产品4个月价格反弹幅度已超过了50%,这也使得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大幅改善。
      “近期钢价与矿价价差拉大,吨钢毛利回升至2010年以来的好水平,企业盈利大幅好转。”中泰证券钢铁分析师笃慧指出,预计二季度前段需求及存货环境仍可支持基本面强势。
      事实上,钢铁价格出现的这波反弹走势,已经体现在了一些钢铁企业的2016年一季报预测中。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发布了减亏或盈利的预期。比如三钢闽光(002110.SZ)预计今年1至3月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0元至4391万元,而去年四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超过2.8亿元。酒钢宏兴(600307.SH)一季度业绩依然亏损,但已实现止跌减亏,预计公司2016年一个季度净利润为-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约1亿元。
      “去年底,我们曾经在马钢的客户大会上指出,2015年年末的价格是历史性大底,目前的钢价的确是在持续上行,今年3月马钢也已经有了盈利,4月份的表现也不错,预计今年的经营情况应该会比去年好,”钱海帆对记者透露,“但要注意,在产能严重过剩的现阶段,任何价格的回升都只能是反弹,而无法真正有效地改变供求关系,也就谈不上‘反转’。”
      “供给侧改革”出路
      “国内市场阶段性供应短缺,是春节后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报复性反弹的根本原因,预计这一轮价格反弹将持续到5到6月,”在这次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上吴文章预计,2016年我国钢铁行业大幅亏损的状况将有所好转,但能否扭亏转盈仍不容乐观,这主要与下游行业仍持续低迷有关。
      比如对国内钢铁需求影响大的房地产行业在2015年的新开工面积和土地购置面积就大幅下降,这将对今年实际投资造成较大影响,预计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将基本持平;汽车行业今年前两月的产量增速也在回落,销量增速基本持平;造船行业在运力过剩、航运市场低迷之下,预计2016年的完工量仍将下降10%左右。
      “需求没有实质的回暖,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也依然突出,”钱海帆对记者指出,“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8.03亿吨,产能利用率只有71.06%,近三成产能是闲置的,但有的企业资金链已经断裂,仍然退不出去,一些亏损企业银行不让破产,还有的亏损企业地方政府不让破产,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成为了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钱海帆认为,目前来看,仅仅依靠市场化调节来去产能的做法遇到了很大困难,必须尽快建立“制度供给”体系,加快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进程。
      比如欧美等国家“去产能”的经验就是,政府承担钢铁企业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成本,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产业等政策,推动兼并重组,扩大消费,促进产能海外转移,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钢铁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加速第三产业繁荣,吸纳钢铁行业的过剩人员。
      “此外,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做起,研究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规划自有产能,做好产品结构调整,营销模式创新,加大技术研发,”钱海帆指出,未来三年,马钢股份将主动淘汰420万吨钢铁产能,并将部分建筑用钢材品种调整到轴承、弹簧、紧固件、火车轮轴、家电、型材上来。“调整的目标主要定位在替代进口产品,以满足需求侧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蛟河市新农街南大村建立特色产业园区推进扶贫工作

上一篇:

昌邑区全面启动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