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宣布合作 中国制造2025缘何落单?1

   2016-06-03 790
导读

他们达到了目的,此次会议上海成立了扩大的非正式小组,该小组将继续致力于探索I4.0 和IIC之间各种可能的协调对标。这次非正式探

 他们达到了目的,此次会议上海成立了扩大的非正式小组,该小组将继续致力于探索I4.0 和IIC之间各种可能的协调对标。这次非正式探索小组增加了美国思科(Cisco)、德国倍加福等一些单位。西门子终于也半推半就地加入了工业互联网与工业4.0的融合之列。然而相比于兴奋的博世、SAP高层管理者和德国联邦政府的官员,西门子管理委员会成员兼席技术官、工业4.0平台技术总监兼Siegfried Russwurm教授的发言,仍然是非常谨慎的,至少不能算是真诚的。他小心地将工业互联网跟其他各种计划混在一起,认为迈出这一步,不过是全球标准化的一部分。西门子并不打算,刻意去突出工业互联网的特别之处。

  西门子的暧昧不明态度,为当下二者合作投下了一个长长的阴影。

  三、中国制造2025缘何落单

  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二者为什么可以对话?因为二者在2014年的3月和6月,分别完成了自己的参考体系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 Model for Industrie4.0(RAMI4.0)和Industry Internet Reference Architecture(IIRA)。尽管还显粗糙,但骨架已然成立。层架构,就是为了说明各个系统的组成关系和接口标准。这一次是用,美国的工业升级、德国工业升级的想法,全部采用数字模型表达的。而这就是这一次工业革命的根本。数字化一切可数字化之物,包括层体系架构。

 

  中国制造2025为什么无法加入对话?因为对方的框架是可以模型化的,是数字量;而中国制造体系框架是文档式的,是模拟量。

  有无体系,是两个维度的世界,犹如3D和2D的对话,二者看得见,却无法比照。

  它给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当下刺痛——如果说还参杂一点复杂的其他情感因素——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宣布了一件事情:未来制造业是军团作战模式,以系统对系统。而中国如果没有层框架,仍然是单兵作战,这将是未来真正可怕的事情。

  似乎不无安抚的意思,工业互联网联盟IIC的执行董事Soley向中国遥远喊话示好,“事实上,德国的“工业4.0”与我们推动的“工业互联网”存在很多相似性。我也注意到中国在推进“互联网+””。他表示,各国不同程度地在工业数字化当中发展出了自身的一套架构。

  真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表态。要么他错误地理解了中国的形势,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然而我们的媒体却欣喜接过话头,声称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396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