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我们村就有了名气,这离不开利用‘互联网+’的造势。”王坛镇丹家村村委主任孙位军道出答案。
丹家村位于海拔600多米的山,四周有雄鹅峰、雌鹅峰和五百岗等高山,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提高一直很困难。近年来,丹家村通了公路,山上的风景便成了村里的一大宝藏。但如何让市民知晓,成为该村旅游发展的新课题。
“王坛镇丹家村五百岗发现了一批疑似恐龙蛋化石,大小不一,椭圆形状。”去年3月,有关丹家村的一则图配文重磅消息在绍兴市民的朋友圈中“疯转”,并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虽然后经专家鉴定不是恐龙蛋是结核石,但丹家村的风光却开始引起市民关注。
去年9月份,丹家村为自己的公众微信平台向市民征集名称,终“云端丹家”入选;今年初,该村又通过互联网征集有丹家气息的村歌;而近,丹家村推出的充满着泥土芬芳的宣传片,在网上不断被转发……
这些通过“互联网+”开展的活动,在绍兴当地“热闹”了一次又一次。孙位军说,借用“互联网+”为村里的青山绿水造势,效果好,成本低,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而在此期间,柯桥区旅游局和王坛镇政府趁热打铁,把丹家村的旅游推广结合到“猪友会”、“负氧离子测试之旅”活动、五百岗定向赛、“寻找五百岗·醉梅王坛”骑行赛、“寻找洁净的天空”负氧离子浓度竞猜等旅游活动中,丹家村很快成为了众多“驴友”心中的旅游胜地。“去年一年,游客纷至沓来,村民们的农副产品也打开了销售渠道。”孙位军说,还有投资者在村里建设“民宿”,一转眼,丹家村就成了投资的热土。
“今年,我们将继续挖掘丹家村的旅游潜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发好、利用好生态环境。”王坛镇有关负责人认为,丹家村旅游从默默无名到风生水起,“互联网+”功不可没,这也为该镇的不少村居树立了“互联网+”的旅游“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