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重头戏全球才智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5号馆举行。全球才智论坛由国家外专局、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市深商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等联合承办。来自中、美、英、德、法、韩等国的政要,知名企业家、学者2000多人汇聚论坛,围绕着“合作共享,创业创新”这一主题,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时下热门社会经济热点,群英“论剑”。
“互联网+”为“双创”提供新机遇
“互联网+”是时代的风口,它促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给其带来了新生,更为怀揣创新创业激情的“梦想家”们创造了无限的新的可能。在新的时代,创业者如何抓住“互联网+”的机遇,乘势而上,城市和政府如何为创业创新者提供环境支持,成为论坛中的“大热”议题。
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认为,当前“互联网+传统金融”是“非常好的事情”,互联网给金融业展示了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对于传统金融业来说是时代的创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应该用互联网的形式涵盖传统金融。值得传统银行深思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传统银行业如何用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
“互联网+”给创新创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给政府提出了新的监管难题。英国剑桥候任市长(现副市长)杰瑞米·本斯戴德分享了英国P2P行业的监管经验。他表示,剑桥一直是以创新闻名于世。银行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可能太保守,于是P2P在剑桥变得非常欢迎。但P2P这种投资模式也是有风险的,这就要求,先营造好的投资创业环境需要政府的大力监管,其次对投资人进行普遍的投资专业教育。这样才能让企业、社会共同把创新创业这件事做好。
秉承“工匠”精神实践创业创新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维持中高速增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国是全世界屈一指的“制造强国”,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市市长汉斯·威尔梅尔姆·雷纳斯分享了德国“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经验。德国教育体系包括非常特殊的学徒制,包括公司学徒制和职业教育学院里的学徒制。这种教育体制为德国培养出众多的技能人才,成为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基石。
“对于我们做创新研发的人来说,做一个产品,做一个技术也好,关键在于要沉下去做出来,这也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鹏表示,很多时候,在攻克某一项技术或做某一个产品时,它所能带来的价值有一个延后性,一时可能体现不出来,这就需要坚持。“现在有很多人说,我们风口来了,机器人现在很热。但事实上,当年我们开始做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知道。我们公司还没成立之前,一直都在做研发,直到2012年才有公司。后,当我们把几项关键技术攻克以后,逐渐产品也出来了。”邓鹏指出,做技术做产品同样需要“工匠”精神,要沉下去,而不是在风口浪尖做某一个产品。
为人才提供实现创新梦想平台
科技创新的前提是人才创新,任何产业的创新驱动都离不开人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作为“一个资源”的作用和角色更加凸显。谁能聚集、培养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华大基因有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徐讯介绍:“我们的技术人才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7岁。对于华大基因来说,人才是没有限制的。不论是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只要有创新思维有想法,我们都愿意吸纳过来,并使他们的创新得到实质性的支持,比如,为了一个点子,我们会请到全球的相关领域专家,来帮助他们共同实现自己的创新。”
全球专利大咖、美国高智公司掌门人爱德华·荣格也认为,吸引人才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创新梦想,实现价值。“高智发明在帮助发明家将其发明创造成功市场化运作并回报社会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发明者的创新热情,从而更有力地推动技术的进步和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