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互联网+时代 智慧农业是必然趋势

2016-04-18 10:04620
       1.美国七成农场“触网”

  几千年来,人口数量的增加离不开粮食的不断增产。世界粮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约有90亿人,激增的人口和有限的耕地、宝贵的淡水和其他不可知因素(如气候变化)之间的矛盾,使人类的吃饭问题变得极其严峻,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势在必行。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被寄予厚望。智慧农业,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进行定时定量管理,根据农产品(含粮食、水果和肉类等)的生长情况合理分配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优质环保。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民们在利用互联网方面表现积极。

  2011年2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表明,年销售额25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农场,有70%以上在农场业务中使用互联网,更小的农场则有41%使用互联网。美国加州弗雷斯诺的农场主麦克·史密斯有一个40英亩的小型家庭农场,他将自己农场的照片贴在脸书网站上,每周更新网页内容,感兴趣的顾客可以和他通过电子邮件联系。麦克·史密斯现身说法称:“互联网对许多小农场意味着生存,如果你只有一个有机农场而没有网站,那么没人愿意去了解你。”

  但这只是互联网力量轻度介入现代农业的冰山一角。在更多的智慧农业案例中,大家会看到在互联网、物联网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了庄稼种植、灌溉和收获的好时机,时时监控牲畜的生长状态,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浪费并获得效益。

  2.从大农业转向精准农业

  国内主流学界曾把西方现代农业的特点概括为一个“大”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广袤,农机设备的大型宽幅和高速联合。这个“大”字在当下发达国家农业中仍占主流地位,但新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农民们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收集有关田地的精确数据,制定策略,对每一小块土地精耕细作,从每一颗种子中榨取出高的价值,这就是“精准农业”。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今年5/6月刊载文披露,因为人工测试土壤的成本昂贵,美国大多数农民在实际操作中改为每2.5英亩(约合1.01公顷)采取一个泥土样本,巴西每12.5英亩(约合5.06公顷)采取一个样本。实践中,因为一英亩(约0.4公顷)内的土壤有时各个指标差异很大,这样稀疏采样造成的后果,是农民忽视了提高部分地块的生产力,又在其他地块里施了不必要的肥料。专家们的对策是开发低成本的传感器,提高采样密度。例如,新的酸度传感器每隔一米就在土壤中插一个,自动读取数据并记录自己的GPS坐标,这种做法的经济成本比同等密度下的人工采样显著降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农场仍未普及这样的传感器,更可靠、更准确的传感器仍在努力开发中。

  3.农业云服务覆盖130国

  美国加州奥克斯塔德的草莓生产商“诺克尔收获”公司,采用的草莓生长实时监控设备,是由美国“气候看守者(ClimateMinder)”公司开发的。“诺克尔收获”公司的草莓田里,传感器负责测量土壤中的盐分和水分等,物联网采用射频识别的电子标签,把数据发送到“气候看守者”的网络服务器。农民可以通过特定账号访问网站,实时观察草莓温室的各项数据。

  “气候看守者”成立于2005年,成立头两年就在土耳其200多个温室中推广自己的管理系统,在土耳其的家禽场、烟草储存设施和冷库中也有所应用。“气候看守者”2012年被著名的美国灌溉公司“雨鸟”收购,成为其旗下物联网系统品牌。

  几百年来,葡萄园一直是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的亮点,这里的葡萄酒享誉世界。以往在气候变化剧烈的季节,农民们担心收成受影响,常通宵不睡守在葡萄园里。如今,当地人把物联网技术引入传统的葡萄种植中,以便在访问环境数据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加利西亚的雷亚斯·拜萨斯地区的葡萄园,引进了“利比利姆(Libelium)”公司的物联网设备(成立于2006年的一家西班牙公司),在园中组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收集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叶面湿度等数据,结合GPS设备提供的精确位置和时间信息,通过3G网络发送到云端。园丁们只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园内环境数据进行监控和调整。成立于2009年的“索伦姆(Solum)”公司,是美国斯坦福大学3个毕业生创建的。

  公司强项是更高效准确的农产品抽样分析,能更精确地判断化肥的投放量,获得更好的收益。用公司开发的两套测量工具,农户们可以自行到田野中测量土壤硝酸盐含量。对于邮寄来的土壤样本,公司有实验室可以进行分析。2012年,该公司获得了1700万美元的投资。

  2011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的“农场逻各斯(FarmLogs)”公司,是一家提供农业云服务的初创公司。该公司的业务是让农民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移动应用平台,把耕作方面的数据上传到平台上,公司在拿到数据后进行分析,为农作物轮作提供智能预测和优化。农户们可以通过“农场逻各斯”的服务了解农产品价格、耕作开支、利润预测和天气等。截至去年,全美15%的农场是“农场逻各斯”的客户,其应用者遍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该公司发展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和免费提供服务有关,因为受到多方青睐,迄今已获得1500万美元的融资。

  4.用传感器监控猪咳嗽

  为了生产更多更好的肉蛋奶,禽畜饲养业中与动物健康相关的大量数据,也是智慧农业实现精准化操作所必需的关键信息。这方面典型的监测数据包括动物体温、脉搏和空间位置等,传感器对于监控动物繁殖和疾病至关重要。例如,有母畜要产仔了,传感器会把该信息传送上网,网络再通过短信等形式发送到饲养者手机上。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脱贫攻坚要搭上“互联网+”的便车
禹笙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阶段,但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地方农民因为农产品销售受阻,收入受到严重影响,这无疑会影响脱贫攻坚进展。此时,充分借助“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就成了各地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让“互联网+”与传统产

0评论2020-03-25680

全国个京东智能养殖基地落户抚松
吉林日报讯(记者张雅静 实习生于鑫雨)日前,记者探访位于抚松县的精气神北山养殖基地时发现,基地内遍布的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伸缩式半限位猪栏等先进设备与技术,在巡检、监控、饲喂、环控四大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了养殖基地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数字科技与农牧产业正在有

0评论2019-06-261061

国务院常务会议:“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工业互联网能通过全面互联互通,实现资源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发展工业互

0评论2017-11-06771

高铁网+互联网“双网融合”驶向下一站
记者 陈树琛如今,购买高铁票也能像看电影、坐飞机一样提前网上选座了,而且网络购票还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今年以来,开放网络订

0评论2017-11-02691

互联网+直销,让你足不出户就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为期两天的扬帆再启航,三生4567发布会在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产业园内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三生4567的会员、品牌商

0评论2017-11-01601

“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我省教育改革与事业发展
  五年来,全省中小学接入互联网宽带从2012年的不足17%提高到83%,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占总教学班级的98%  10月26日,记者从

0评论2017-11-01427

地方密集推动“互联网+流通”加速落地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商务部获悉,在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以来,多地已经

0评论2017-10-3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