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新金融“入侵”,金融街也互联网+

   2016-05-24 450
核心提示:在金融街,咖啡馆永远是人满为患的场所。咖啡的芳香成了激发灵感的荷尔蒙,无论多少家咖啡馆都不能满足三种人的需求:谈论投资项
          金融街,咖啡馆永远是人满为患的场所。咖啡的芳香成了激发灵感的“荷尔蒙”,无论多少家咖啡馆都不能满足三种人的需求:谈论投资项目的人、寻求思想碰撞的人、写稿子的记者。咖啡似乎成了附属品,“找个地方对接资源”才是正经八百的功能。如今,金融街的咖啡馆从单纯贩卖咖啡,逐渐演变成了新金融的发源地,金融街也已经不再只是传统金融的私有阵地。

近几年在金融街各家高耸的楼里,互联网金融平台悄然孕育,互联网金融的理念也正“入侵”着这个传统金融云集的地方。记者调查中发现,几乎每栋办公楼里,都有一两家互联网金融平台。

“我们的互联网平台就在金融街诞生的。”一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表示,金融街办公楼的租金很贵,前几年就达到了将近20元每平方米每天。

近几年来金融街的餐饮结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原本注重商务宴请的高端餐饮,出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缩减,而翻台率相对较高的、价格相对平民化的小吃、快餐逐渐多了起来。不仅新开的馆子越来越多,就连购物中心B1层的Ole 超市,也开辟出一大片区域为上班族提供如盒饭、凉面、鸡蛋灌饼等快餐外卖。互联网订餐的发达,也让金融街的中午成为送餐小哥忙碌的时光。

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金融街更加人性化。

四合院混搭咖啡气息

金融街上的“新金融客”

高维资本创始人、现任“金融客咖啡”轮值主席孙刚结束了后一场活动。尽管已是晚上9点半,他仍然兴致勃勃。“刚刚从以色列和硅谷来的级创投机构在正厅里做分享,他们还带来了几个互联网金融和虚拟现实领域的项目,大家讨论很热烈。”

孙刚介绍说,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秘书处和发起人股东自发组织的活动,而金融科技、智能金融、相互保险、区块链、大数据征信、风险控制等是这里经常讨论的话题,也有很多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在这里举行研讨会或培训。

实际上,2014年底,金融客咖啡的呱呱坠地引发了金融街的关注。与金融街上其他咖啡馆不同的是,这个由100多位不同行业大咖众筹组建的咖啡馆,随即成了众多大佬交流思想、升级人脉、探讨新金融的重地。宁谧而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混搭着咖啡的气息,吸引着全球新金融领域巨擘前来分享。

在“金融客咖啡”的股东中,很多人来自新金融企业的创始人和成功的投资人。在孙刚看来,金融客咖啡更像是聚焦行业的交流平台,让发起人像家人一样形成合力,逐渐形成高质量的社群和特有的文化。为了增进股东之间的情感和互助,金融客每周定期举行“能量午餐 Power Lunch”和“太极部落”等活动。“能量午餐”每周三邀请不超过20人,围绕某一主题做深度分享讨论。除此之外,“金融客研习社”开放组织金融客大讲堂和专题培训等每场多达200人的活动。也不定期地为新金融的创业者们提供加速器、辅导和资源对接等服务。

 

“我的天哪!”

高档餐馆的“商务套餐”打折多

“我的天啊,楼下的馆子居然开始团购了!咱们终于吃得起了!”两年前,在金融街上班的白领赵红惊奇地发现,金融街购物中心里一家原本从不折扣的高档餐饮,出现在团购软件中,整个办公室的人也都跟着沸腾起来,当天就去大吃了一顿。

金融街的“高大上”,远近闻名。几年前,虽然馆子不少,人均几乎都是消费数百元的高档饭店,对于在金融街上班的20多万办公人员来讲,吃饭成了大问题。

但是,近北京晨报记者在走访金融街商区时发现,如今几乎所有的餐饮都在明显的位置摆放出了自家优惠活动的信息。送饮料、充值返现、刷卡优惠等形式屡见不鲜。金融街白领眼中的高端餐饮推出的“商务套餐”,打折多。

金融街购物中心B1层的“潮堂”,尽管仍在装修,但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商务套餐”时,门口的服务员便递给记者一张宣传页。从上面的信息看,“商务套餐”价格大多比原价少了100元左右,凉菜、热菜、主食应有尽有。而金树街上的“草菁菁”相关负责人表示,饭店也即将推出相关工作餐,相对正价也会有一定优惠。

金融街购物中心副总经理黄维周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今年购物中心增加了共3000多平方米的餐饮面积。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引进餐饮的标准更加倾向于小聚餐、工作餐为主的轻型餐饮,如西贝、荣小馆、南小馆等。

“金融街高端宴请类的餐饮市场已趋于饱和,但这种小聚餐类的餐馆市场还很大。”黄维周坦言,即便再增加1万平方米的餐饮面积也在合理范围,拥有中央厨房的小馆子受热捧,中午的翻台率往往高达2.5。

此外,当下金融街商区的馆子,几乎每家都在显眼的位置张贴外卖App信息: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life金融街等软件均来抢夺这一市场。

“在金融街的各项服务中,外卖是刚需,这正适合在金融街快节奏工作的人群解决吃饭问题。”Life金融街App运营总监石碧呈介绍,每天订单量多的是美食,其次是下午茶等。

“淘金路上的卖水者”

一家打印店见证政策变迁

“我们就是淘金路上的卖水者。”位于金树街上的“金色考印”总经理方玉燕这样形容自己。与别家打印店不同的是,敞亮的门脸外,用蓝底黄字标明其主营业务:新三板申报、IPO申报、品牌策划、微信营销等。政策的变化,几乎全都反映在这家从2006年就已经入驻金融街的打印店业务的变迁中。

方玉燕介绍,2006年打印店以全美资联邦快递金考(Fedex Kinko s)的身份入驻证监会一层,当时主营业务只是简单的复印打印和一些IPO申报材料的打印装订业务。但一切从2008年开始变化。

2008年,金融海啸波及全球。这一年,证监会安装了安全闸门,打印店从证监会搬至现在的金树街。那年,整个金融行业一片死寂,难熬的日子降临在金融街区。对于众多打印店来讲,曾经热门的建筑效果图业务也随之缩减,很多打印业界的品牌业务出现萎缩,甚至倒闭。

“在2009年到2010年间,中国经济开始复苏,我们发现打印商务文件的人越来越多。”方玉燕回忆道,当时基金、保险等各个领域的产品开始增加,但只要上线新产品,就必定要到相关部门做审批。“别看这些商务文件短、平、快,但直到现在仍是我们重要的业务之一。”方玉燕介绍,当下的商务文件,更多是海外或外地的客户在上飞机前将文件发来,在客户到了金融街之后,店里就会派人将文件送达客户下榻的酒店,或直接帮助客户寄送到指定地址。“我们已经不仅仅是个打印店,而是商务中心,更加突出服务,增强客户黏性。”

然而,经济的复苏并没有让打印店随后的发展一帆风顺。2012年,美资撤离,打印店转为内资经营。当年的10月至2014年1月份,IPO申报业务开启了长达15个月的暂停期,打印店的这项业务占比从此前的40%下降至20%。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全球性工业博览会即将召开 或将引爆工业4.0

上一篇:

[残联]长春市残联组织观看“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演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