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吉林省备春耕生产

   2016-04-11 970
核心提示: 和煦的春风,唤醒了蓄力一冬的田野。  冰雪消融的黑土地,又迎来了活力涌动的备耕季。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春天。  十三五
  和煦的春风,唤醒了蓄力一冬的田野。

  冰雪消融的黑土地,又迎来了活力涌动的备耕季。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春天。

  “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场大考,吉林农业正蓄势发力,酝酿着一次精彩的跨越。

  悄然变脸的种植结构

  种地并不意味着就是种粮。种粮也并不意味着就是种玉米。

  玉米降价,不种玉米种啥?走在乡野田间,会发现“铁杆庄稼”正在悄然变脸。今年春天,备春耕的老调弹出了清亮的新曲。

  “今年1600万株玉米种子和250多吨化肥都已到位。这几天正忙着给40公顷土豆种子育芽。”长春市九台区纪家镇太平村种粮大户张凤财靠种玉米远近闻名。但近几年,他流转的耕地上,种植作物的种类却越来越多。

  “蔬菜作物能增收。去年小范围试验种了些茄子、豆角,积累的经验还不错。今年打算教村民也种点儿,这是我们作为‘大户’的责任。”张凤财告诉记者,今年,他流转了300公顷耕地,在保证玉米种植面积的同时,还将继续尝试种植结构调整。

  几天前,敦化市大石头镇永青村兴发专业农场场长赵显清把40吨大豆种子作芽,分发到200多户农民家。去年,有机杂粮杂豆畅销,让他们信心倍增。今年,他们准备大干一场。

  种植青贮玉米成了很多农民的新选择。种植青贮玉米改籽粒收储为全株青贮利用,从玉米销售转向就地青贮利用,不仅避免了玉米掉价带来的损失,还能实现增产增收。

  玉米结构调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今年,我省要完成调减籽粒玉米300万亩的任务。目前,全省已落实调减籽粒玉米计划310.97万亩,其中种养大户、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承担了调减任务的70%,发挥了规模经营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据了解,今年我省调减籽粒玉米改种鲜食玉米、灰苏子、葵花、藜麦等作物的,基本都签订了订单。全省鲜食玉米、绿色优质稻米、杂粮杂豆、水果蔬菜、食用菌、辣椒及人参等订单基地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带动农户50多万户。

  从备耕生产,可以窥见吉林农业种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既有“山林经”,也有“果蔬戏”,还有“特产牌”,农作物“一枝秀”正在向“满树繁花”转变。

  追逐时尚的现代农民

  往年备耕,农民要穿梭于各类农资超市,今年有些不一样。

  互联网被加入备耕中。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高端论坛

上一篇:

被加了税的跨境电商,为什么一致决定:要给消费者包税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