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太空中闪亮的星

   2020-11-04 吉林日报770
核心提示:在距离地球数百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有14颗商用遥感卫星环绕地球日夜转动,它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吉林一号”,它们来自同一个地方——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今年11月13日,“吉林一号”高分02A星遨游浩瀚太空,拥有“星载一体化”“机载一体化”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至此

在距离地球数百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有14颗商用遥感卫星环绕地球日夜转动,它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吉林一号”,它们来自同一个地方——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今年11月13日,“吉林一号”高分02A星遨游浩瀚太空,拥有“星载一体化”“机载一体化”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至此,该公司先后成功将16颗卫星送入太空,“吉林一号”卫星数量快速增至14颗,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星座对全球任意地点的天重访能力达到3-6次,最快可在11分钟内实现对应急任务的响应,为农业、林业、资源、环境等行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虽然成立时间只有短短4年,但拥有多项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指标,创造国内多项第一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早已蜚声海内外,成为我省一张金闪闪的名片。

“吉林一号”,为正在爬坡过坎的吉林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助力,也为吉林未来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拉开我国商业航天大幕 今年总合同额将超5亿元

厚积薄发,一飞冲天。由积蓄到翻腾,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科技激情持续迸发。

2005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所长宣明不断思考,经过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一番详细调研,他提出了“一弹一星大口径大光栅”为代表的几个重大创新课题。

2006年,长春光机所成立“星载一体化”技术研究室。

2008年,通过省发改委批准,长春光机所建设了“吉林省小卫星技术工程中心”,围绕高性能小卫星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

2010年,我省率先提出了卫星产业发展计划,制定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意见》,并自当年起,卫星建设项目连续三年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全省重大建设工程。

2012年,以长春光机所为主体,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建设了“小卫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11月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升级成为国家级工程中心。

2012年12月,长春光机所正式启动“吉林一号”卫星研制工作。

2014年12月1日,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宣明任总经理。

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公司研制与运营的“吉林一号”一箭四星成功发射,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创造了多项第一。这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称冠名发射的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也是我国第一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功成像,国产CMOS第一次在轨技术验证。“吉林一号”卫星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第5颗、第6颗……短短4年的时间,“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数量增至14颗。“11月13日发射成功‘吉林一号’高分02A星,目前公司已经研制该型号卫星5颗,将于数月内陆续发射入轨,累计幅宽达到200KM。”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经计算,即使考虑天气因素,也有望实现每季度一次的全国亚米级数据更新,将极大增强我国的亚米级光学遥感覆盖能力。”

实力源于能力,能力创造效益。“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星座数据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公司市场开拓也逐步显现成效,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已从2015年的103.9万元增至2018年的1.413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年正在密切洽谈的重大项目超过30个,全年累计总合同额预计将超过5亿元。”公司办公室主任韦树波高兴地说。

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带动上下游数百家企业发展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带给我们的好消息还不仅于此。

公司成立4年来,始终坚持以载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以全国产化为设计准则,以高质量低成本为追求,经过不断大胆创新,卫星的重量和成本直线下降。“吉林一号”卫星第一次发射时,光学A星的分辨率为0.72米、重量420kg,成本8000万元。在第六次发射时卫星分辨率优于1米、重量已低于40千克,成本仅800万元。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始终秉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高分03A星为代表的星载一体化技术不断进步并在国际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唯一集卫星研发、生产、发射、运营到应用全产业链运行的商业公司。”省科技厅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将于年内进行测试的‘小型运载火箭’项目,将使我省成为国内唯一具备从商业遥感卫星及小型运载火箭研制、发射到运营服务的商业卫星全产业链的省份。”

“吉林一号”初露锋芒,实力不可小觑。作为吉林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果担当”,它持续释放的无穷活力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目前,“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上游,以奥普光电、长光宇航以及长光辰芯等为代表的200余家企业为“吉林一号”卫星配套生产所需的相机反射镜、卫星姿轨控部件、相机结构件、CMOS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下游,以吉林省林业厅、吉林大学、东北地理所以及吉林人保财险等为代表的30余家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近百家企业依托“吉林一号”卫星数据进行遥感信息开发。

“‘吉林一号’飞轮、碳纤维结构件等关键核心部件已全部实现省内配套。通过‘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牵引,极大地带动了我省机械制造、光学制造、光电传感技术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省科技厅工作人员说。

提前十年完成星座部署 上市工作正在推进

2018年初,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从原来的吉星大厦整体搬迁到了吉林航天信息产业园的吉星楼内。这个从空中来看既像“天”字也像“王”字的航天产业园,彰显着“追星人”问鼎航天的激情。

公司建设的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一期吉星楼已于2018年10月投入使用,产业园建筑面积9.73万平方米、总投资8.2亿元,集卫星研发、生产、检测、试验于一体。楼内建设了KM6000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系统、1000立方米混响实验室、20吨振动台以及辐射定标系统等一批先进设备系统,具备年产30颗卫星、200架无人机能力。未来公司依托航天信息产业园,通过吸引上下游企业进驻,将着力打造“大众开发,万众创新”的创客平台,并将逐步形成以卫星、无人机研发、生产到遥感信息加工、应用的产业集群,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化发展。

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打造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遥感应用的商业模式服务全球70亿人。公司规划在第一阶段实现在轨60颗卫星,具备重点区域平均30分钟以内重访能力;第二阶段实现138颗卫星组网,实现全球任意点10分钟以内重访能力。“随着低成本、低重量、高分辨的高分03星研制成功,公司有望在2022年提前完成星座部署,这比最初计划提前近10年。”韦树波说。

发展无止境,创新勇争先。11月18日,对于长光卫星人来说,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来到公司调研,对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赞扬,并鼓励公司继续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充分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早日上市。

在激烈的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科技工作者们、创业者们,正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神,书写着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壮丽诗篇。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增长稳 活力强 质量优

上一篇:

描绘中国发展蓝图 利好全球经济复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