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用“互联网+”立德树人

   2016-06-20 880
核心提示:运用互联网+让年轻人有了他们的表达方式,效果很好。华南师范大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5年初建立青网计划工作坊
 “运用‘互联网+’让年轻人有了他们的表达方式,效果很好。”华南师范大学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5年初建立“青网计划”工作坊,协同创新,以“华南师大紫荆青年”微信平台为核心,自主搭建覆盖全校学生的党团学微平台矩阵,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

“青网计划”:互联网+文明志愿者工作

华南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的2013级研究生黄梓阳,是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之一,他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和方式,如动漫、微电影、微课等,来让同学们更加直接、方便地接受思想教育,将道理式“说教”变成易被接受的“微产品”,用时尚的方式推广主流价值观。

“我们从未感到孤单,师生的鼓励指导就在眼前,学校的后援支持就在身边。”参加“西部支持计划”的学生纷纷表示,虽然远在新疆、西藏、贵州等地支教,但学校通过“薪火驿站”在线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组织专家团队通过在线视频、动态连线的方式把脉会诊,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

由华南师范大学大数据专家赵淦森教授带领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组成的大数据技术团队,利用大数据技术把握青年思想脉搏,积极探索科学实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据悉,华南师范大学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成绩突出,连续3年获得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荣誉称号。

“暖冬计划”:互联网+扶贫助学

华南师大研支团来到服务地之后便通过下乡、走访等形式了解了当地乡村小学的相关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借助母校资源,通过互联网+扶贫助学的形式实现校地互动。

山区的孩子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上学,但因为家境贫困,就算大冬天孩子们也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凉鞋、拖鞋。于是支教团罗甸服务队开始利用各个平台和资源发起了“暖脚计划”“暖冬计划”等网络众筹进行爱心接力。一方面,通过队伍的微信公众平台及学校华师紫荆青年微信平台发起募捐;另一方面,队员们也在自己的朋友圈发起众筹,获得了许多社会人士支持。

“青春演播厅”:小故事感悟大道理

“青春演播厅”是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探索开放、交互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青春演播厅”邀请大学生群体中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政工干部、先进青年典型和行业精英做客演播厅,现场讲述华南师大故事、当代学子故事、中国梦故事,制作成专题片,作为校本教材,广泛用于新生入学教育、党团员教育。2014年至今开播5期,“青春演播厅”已经成为传递主流价值观的新阵地。

华南师大党委书记朱孔军表示,网络思政工作与传统思政工作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学校一方面要主动引领线上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进线下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受、终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从语言风格、视听习惯、专业特点等方面考虑,在网络上策划出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选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能够真正入学生之脑、入学生之心。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互联网+社区关爱

上一篇:

美团大众点评CEO王兴:“互联网+”重要的是“+”什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