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互联网+服务业”表现抢眼

   2016-06-17 670
核心提示:制图:蔡华伟6月16日,《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报告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峰会上发布。该报告显示,在二、三线城市的强力
 

制图:蔡华伟

6月16日,《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报告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互联网+”峰会上发布。该报告显示,在二、三线城市的强力拉动下,“互联网+”在全国351个城市均取得增长。其中北上广优势突出、中西部亮点闪烁。“互联网+”正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如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正不断将业务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推动当地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北上广优势突出,中西部亮点闪烁

据介绍,此份“互联网+”指数报告覆盖移动互联发展基础、产业、创新创业、智慧城市四大板块,涵盖零售、金融、交通物流、医疗、教育、文化娱乐、餐饮住宿、旅游、商业服务、生活服务十大行业。与上一年度的指数相比,在同行的支持下,腾讯研究院在编制该报告时,使用了全网数据,其中包括京东的电商数据,滴滴的出行数据,美团和大众点评的生活服务及餐饮住宿数据,以及携程的旅游数据,扫描的数据总量超过70PB,相当于800个世界大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的容量。

从报告看,“互联网+”指数高度集中于沿海省份和一线城市。例如广东、北京、上海的“互联网+”指数之和为35.5。换句话说,单这三省市就占去整个“数字中国”超过1/3的份额。在广袤的中西部地区,“互联网+”也不乏热点、亮点。

对比2015年、2014年同维度数据发现,全国的“互联网+”市场基础快速增长,微信、视频、游戏、移动支付等各项指标中,二、三线城市的增速全面超越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成为“互联网+”市场基础发展快的群组,徐州、佛山、泉州、金华等二、三线城市在“互联网+”市场基础中占比上升。

对此,专家分析,目前虽然“互联网+”的市场基础仍然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但二、三线城市也正在逐渐跟上。这些城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成为“互联网+”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增长引擎,蕴含众多市场机会,可能在未来2—3年成为投资高地。

东部旅游热、华北重教育、华中爱生活

“互联网+”在各个细分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成熟度不尽相同,由于第三产业的互联网化程度高,这也使得服务业在充分融入“互联网+”大环境的过程中具备先天优势,并且在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区均涌现出了优势行业。

报告显示,华东地区作为全国“互联网+服务业”发展的排头兵,其“互联网+旅游”表现为抢眼;“互联网+旅游”是华东地区表现佳的一个行业,作为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的位,上海“互联网+旅游”指数是华东地区均值的近25倍,更是全国均值的44倍之多。

“互联网+教育”是华北地区发展为抢眼之处,北京作为全国“互联网+教育”发展位的城市,其“互联网+教育”指数分别是华北地区均值和全国均值的28倍和73倍。

从“互联网+服务业”发展来看:东北地区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但餐饮住宿是该区域的优势行业,沈阳市“互联网+餐饮住宿”指数是全国均值的近6倍。

西南地区同样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旅游为该地区的优发展产业,成都的“互联网+旅游”指数是全国均值的10倍多。

华中地区整体发展较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稍稍落后,但生活服务产业表现较为突出,武汉市的“互联网+生活服务”指数是全国均值的8倍。

“互联网+”与传统经济共振协调

该份报告也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互联网+”与传统经济呈现出共振协同发展的好势头。

在传统产业基础较好的省份,领军城市率先井喷发展“互联网+”,辐射拉动周边城市,形成产业及区域经济优势。以广东为例,在良好的传统产业发展基础之上,深圳、广州引领全省的互联网经济建设,带动东莞、佛山、潮州、汕尾、河源等城市,拉动广东“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互联网+医疗”等细分行业的全面发展。

“互联网+”也让中小城市有机会弯道超车。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例,智慧城市建设使其跻身“互联网+智慧城市”指数榜单较前列,从而带动其整体“互联网+指数”进入全国60强。
据介绍,这份指数报告直观反映了过去一年“互联网+”战略在全国351个城市的落地情况,也被认为实质上反映出实体经济投射到数字中国的生产生活总值。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未来将持续向垂直纵深发展。推进“互联网+”仅靠一家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互联网公司共同与政府、传统产业全面深度连接,才能向纵深推进。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中国制造2025促进阀门产业振兴与提高

上一篇:

工信部与中信集团签署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合作协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