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四平一中助推“文明城”创建纪实

   2016-06-16 1110
核心提示: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推我市的文
       四平市一个高级中学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全校师生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推我市的“文明城”创建工作。

规划全局,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践倡导文明。开展文明评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四平一中党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开展文明处室、文明年级、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的评选活动,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能够发挥示范作用的部门及个人进行表彰,以榜样带动正气,以正气推进校风。开展“雅行教育”活动,号召学生做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少年,校园内外文明气氛日渐浓厚。

倡导文明风尚,做文明有礼的一中人。在师生中倡导文明出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游学,在游学期间,落实文明旅游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开展“文明乘车从我做起”活动,在校园内悬挂交通安全图示,校团委发出了“关注交通,文明参与”的倡议,号召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关注安全,珍爱生命。提倡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由专人负责规范学生上网文明用语,将网络文明用语与现实接轨。

学习雷锋精神,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为宗旨,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组织青年志愿者支教,四平一中nname productid="孙闯" w:st="on">孙闯老师在汶川地震后到灾区支教,nname productid="张成" w:st="on">张成老师到新疆贫困地区支教。此外,积极开展美化校园环境活动,走进社区服务活动,走进儿童福利院,与塔子沟小学组成帮扶队子,在英雄广场举行大型义卖活动等。去年,四平一中团委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该校患病教师王操募得善款30余万元,不仅救治了病患,也收获了全社会对一中的信任与认可。

夯实素质教育思想,丰富文体娱乐活动。先后开展“旗帜风采”主题宣传活动、“书香校园”读书教育活动、“万师进万家,真情帮万生”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精神家园。校园内的雕塑和文化石,关于校史和优秀校友的宣传栏,校门内的校徽标识和校训碑墙,楼内走廊悬挂的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教书育人理念;班级布局有学校统一的内容,也有班级个性的展现,前面统一悬挂国旗,“学生仪容仪表规范”框等,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文明。

创出实效,立足根本,引导和鼓励全校师生自主学习。开办道德讲堂,持续推进道德宣讲。四平一中领导高度重视道德讲堂的重要作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在毓德楼二楼布置了固定场所,制作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标语,宣传板报,宣传作品。建立了道德讲堂系列管理制度。为了把道德讲堂活动开展地更好,为广大师生创造“崇德向善,积小善为大德”的文化环境,学校先后结合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的事迹做成宣传板,“做有爱的一中人”“做文明的一中人”“成长的路就在脚下”等公益宣传板报,使全校师生增强了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了文明素质。

开展“道德超市”活动,增强勤俭节约意识。学校在各教学楼内开设了“道德超市”。“道德超市”由学生自主运营,进货、出纳等工作均由学生负责,物品售卖采用无人看管,自觉付款制度,“道德超市”的创办,让学生不仅有了节约与共享的意识,还增强了诚信意识。校党委要求全校教职员工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形成人人节约、处处节约、事事节约的良好风气。开展了节约一张纸、一度电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广播站进行宣传教育,一中全校范围内开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主题教育活动,一中人早己经养成了人走灯灭的习惯,办公用品购买有计划,使用有记录。

“厚德载物,教书育人。”四平一中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美德意识注入成长的心灵,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学校文明程度。多年来,一中文明创建的脚步从未停留。校长李双说:“四平一中将‘文明城’创建工作深入到学校师德建设和学生的养成教育中,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引领,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助力‘文明城’创建,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更多文明有为的人才。”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四平域内城乡劳动力将有序向“长三角”地区流动

上一篇:

“互联网+”推动家乡巨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