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互联网遇上电影,机遇在这里:全新运营模式+特商业模式

   2016-06-15 1120
核心提示:互联网与电影,两个同样炙手可热的行业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刚刚开幕的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从12日到15日的17场论坛中,包

互联网与电影,两个同样炙手可热的行业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刚刚开幕的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从12日到15日的17场论坛中,包括“互联网+电影”“影游互生”“VR电影”等,有5场都和互联网直接挂钩,似乎正是两个行业亲密关系的写照。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440亿元,以目前平均年复合增长率37.17%的增速计算,三年内将超过1000亿元,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则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到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预计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票房领导者。

在这个巨大而火热的市场中,互联网巨头的身影不断闪现。在2014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创始人兼CEO于冬就曾表示,未来“BAT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得干什么”,而两年时光倏忽而过。“从线上售票到观众培育、发行推广,互联网进入电影行业,更多带来的不是钱,而是互联网思维,带来了新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如是说。

在线票务遭争抢

5月15日,阿里影业公告显示,旗下在线售票平台淘票票获得17亿元A轮融资,整体估值达到137亿元。5月28日,光线传媒[0.82% 资金 研报]以47亿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在线售票平台“猫眼电影”57.4%的股权,尽管后者2015年利润仅有2.38万元,但估值依然达到了83.33亿元。而在这两家之外,腾讯旗下合并了格瓦拉和微票儿的微影时代,同样估值超过100亿元。在这个看似极度细分的消费互联网领域,“角兽”群雄并起。

在线买个电影票有什么稀奇?从团购时代用户不就习惯了吗?一些数据将打破这种成见。来自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3年在线票务收入规模为48.64亿元,不到其他票务收入169.10亿元的三分之一。然而,在2015年,在线票务收入就已经达到了317.60亿元,在全年总票房中占比高达72%。而在2016年一个季度,在线票务市场份额更高达80.31%,但其中团购电影票份额仅有11.23%,在线选座方式成为用户购买电影票时的主流。

这种购买方式的变化,正来自于在线售票网站的重金投入。甚至在业内有种观点表示,去年国内电影票房增速接近50%,正来自于在线售票平台们的巨额补贴。的确,以今年春节假期来看,包括猫眼、淘宝电影、格瓦拉等在内,都推出了包括9.9元特价电影票在内的大幅优惠,而终7天36亿元的成绩单也让2016年春节档成为史上强。在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与资本”分论坛上,阿里影业CEO张强坦承,去年票房增速有其特殊性,“正来自于大量线上售票平台的刺激”。但他并不认同互联网平台的补贴带来的票房泡沫,认为“买票便宜方便,终究还是会刺激更多人走进电影院”。

然而赔钱赚吆喝,巨头们争抢在线票务这块蛋糕到底为什么?市场研究机构艺恩咨询研究总监付亚龙表示,在线票务平台通过在上游为制片方、下游为影院提供各种服务,已经成为电影宣传、发行及售票的大入口,从而在产业上下游拥有话语权。而来自光大证券[0.83% 资金 研报]的研究报告也表示:电影产业链各环节中,唯有在线票务率先实现高集中度,且在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上构成极高的进入壁垒,是实现电影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的制高点。在此制高点切入电影上下游的公司,将享受到愈加从容的谈判权。具体来说,票怎么卖已经成为话语权。

数据将带来新市场

有电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线票务平台背靠互联网巨头的影业公司,它们向电影项目的投资,不仅包括钱,也包括在线票务平台的流量和数据,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

比如大数据。数据已经开始指导电影的宣发方式。作为电影《魔兽》的联合出品方,腾讯影业魔兽项目负责人张思阳表示,在整个《魔兽》的宣发过程,通过和传奇影业共享各种数据,指导了宣发策略的制订。“我们在意数据,通过数据可以知道用户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们在哪里,由此展开精准推送,比如,在预告片刚刚登录腾讯视频时,我们就发现,观看预告片的用户年龄比主流游戏用户年龄更大。”

数据的影响也在向更远处延伸。预告片播出的次数、粉丝在众筹项目上的投入热情、在线票务平台的预售量、甚至电影片名和片中主角在微博平台的热词排名,将这些综合起来的庞大信息流,将直接影响电影的排片决策甚至上游的制作方式。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万达电影院线总裁曾茂军告诉记者,万达有个60人的数据团队,开发出一套“基于新媒体的大数据挖掘工具”。“我们将会对每个会员的观影属性进行分析,将这些经验提供给电影的发行方、导演和制作人。随着国内银幕数年底突破4万块,未来很多电影会分线发行,分区发行,精准化的制作和排片将成为趋势,而这些都需要大数据支持。”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借互联网+医疗,实现跨越式普惠服务

上一篇:

松山湖入围省批“互联网+”小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