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将变革中国乃至全球的工业劳动力

   2016-05-18 490
导读

 目前,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公司都在大力推广和采用工业4.0技术。在未来5-10年间,工业4.0将彻底变革产品和生产系统的设计、制造、

 目前,欧洲、美国和中国的公司都在大力推广和采用工业4.0技术。在未来5-10年间,工业4.0将彻底变革产品和生产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营和服务流程。这是5月17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新发布的《工业4.0:未来生产力与制造业发展前景》报告中所透露的信息。

  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中国制造2025》战略被列为重中之重。BCG的报告显示,使用工业4.0新技术能将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高达25%,由此可额外创造6万亿元的附加值,并影响上百万从业人员的工作。

  另一份《工业4.0时代的人机关系:到2025年,技术将如何改变工业劳动力结构?》报告则表示,工业4.0将对劳动力产生重大影响。未来会出现更多就业机会,但对工人的技能需求却有重大变化。生产企业可利用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培养员工全新的技能并帮助员工保持职场竞争力。

  在BCG看来,虽然完全落实工业4.0技术需要20年的时间,但未来5-10年内技术的大幅进步会使得输家和赢家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在中国,工业4.0带来的收益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提升上。未来5-10年间,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司会遵循工业4.0时代的要求发展,这将提升国内制造业的整体生产效率。转换成本(不包括材料成本)的提升幅度为15%-25%。如果将材料成本考虑在内,那么能实现5%-8%的提升幅度。据计算,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成本约85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总体生产效率有4万亿-6万亿元的提升潜力。各行业的改善程度会参差不齐,例如工业元件生产商可能实现高的生产效率提升幅度(20%-35%),而预计汽车公司的提升幅度为10%-20%。

  另外,不断崛起的中产阶级拥有强大的消费升级意愿,这也将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对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需求将日益增加,这反过来会促进各方运用工业4.0技术来应对生产的复杂性。

  报告还认为,工业4.0时代将大力改变产业工人完成工作的方式,并将创造全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淘汰一些过时的岗位。虽然各方仍对工业4.0技术,尤其是机器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工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生产企业将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和其他一些先进技术来辅助人工。这就意味着劳动强度大的常规工作岗位会不断减少,而更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灵活应对、解决问题和提出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报告提醒,企业要想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其员工必须以更开放的心态迎接变化,更灵活地适应新职责和工作环境,并持续进行跨学科学习。

  目前就业体系快速变化,对业内公司、教育系统和政府机构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报告建议: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公司必须保持员工的竞争力、完善其组织模式,并制定招聘和人力资源规划的策略。教育体系应提供更广泛的技能组合培训,并尽快缩小IT技能方面的知识差距。政府机构应通力协调各项举措,以促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报告认为,工业4.0有助于中国企业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并以此维持制造业整体的竞争优势。BCG合伙人、运营专项大中华区负责人杜伟先生表示:“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可充分利用其领先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来加快对先进技术的运用,并创建完全数字化的产业链。”另外,他还表示:“企业要获得工业4.0技术所需的能力,就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中国企业和政府必须密切合作,对专家和员工的教育培训进行持续性投入,把握工业4.0带来的宝贵机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797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