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为“提倡ICT创业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即以通信业的技术创新服务社会发展,助力社会“双创”(创新与创业)。多年来,在“数字福建”战略决策的指引下,中国移动福建公司主动作为、乘

   2016-05-18 820
核心提示: 传统银行牵手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银行服务,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物理网点和布局方面的短板
  传统银行牵手“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银行服务,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物理网点和布局方面的短板,还可以让传统银行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融服务过程中,打造智慧型银行,从而实现业态转型。近年来,恒丰银行顺应这股大潮,积极推进M-bank和创新板块。而其面向市场推出的“一贯”平台以及“小金贯”产品,则为客户带来了良好的互联网体验。杭州分行也在总行的引领下,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获客渠道,创新发展业务,加快拥抱互联网。

  家智慧银行开业,打造“互联网+”全功能旗舰店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过,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与传统金融体系重网点、重人力、重资本的特点不同,“互联网+ 时代”的金融生态体系具有体验至上、场景驱动、数据为王的特征。客户体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金融服务在不断嵌入场景和客户生活,大数据成为重要的战略资产。

  恒丰银行作为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走在了银行业互联网化转型的前列,成为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中的先锋军。

  在恒丰银行2015年底正式启动的“3.0版本转型”中,恒丰银行“互联网+”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3.0版本转型”纲领性文件的“1112·5556”治行理念和“12345”三年行动纲领中,都着重提出了建设恒丰银行“互联网+”的理念和举措。

  在恒丰银行“12345”三年行动纲领中,恒丰银行董事长蔡国华强调了建设金融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的重要性,综合考量和布局了平台金融、龙头金融、家庭金融、O2O金融。其中,云平台作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恒丰银行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整体工作效率,改善流程,降低运营成本;从技术上讲,云金融就是利用云计算机系统模型,将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与客户端分散到云里,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系统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改善客户体验评价,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五大板块,七大银行”,恒丰银行加速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不是简单地将银行线下业务向线上进行平行迁移,而是在“电子化——互联网化——移动化”的发展趋势下,架构符合互联网商业惯例和用户体验的金融产品销售与服务体系,是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下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的互联网式解读和重构,打造以场景为中心的“金融+ 生活”生态圈。

  在“12345”三年行动纲领的指导下,恒丰银行制定了“五大板块,七大银行”的整体架构设置。而其中的第四大板块M银行板块和创新板块,便是对恒丰银行未来三年“互联网+”路线的好诠释。M银行(M-Bank)板块,包括M银行、信用卡银行;创新板块,包括恒丰创新车库、恒丰风投、恒丰众筹、大数据平台、金融云平台。

  M-Bank板块的创新设立,将大力推进恒丰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手段,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多场景的新型金融服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恒丰银行的移动金融服务将主要以移动端为主,网点为辅。这里的“网点”与传统网点不同,将是顾问式、开放式的体验式网点,承载产品咨询、体验、宣传和客户服务等功能,真正成为便民惠众的银行。

  2014年,恒丰银行“互联网+”的代表性产品便已成功上线。2014年12月1日,恒丰银行移动战略暨“一贯”金融平台上线发布会在京举行,这标志着恒丰银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由此正式落地。该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网,旨在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2015年,“一贯”平台下的“小金贯”以高收益、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特色,为投资者打造安全便捷有保障的互联网金融体验。

  恒丰银行的“互联网+”不仅是顺应时代金融发展潮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的重大转型,更是恒丰银行自身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龙潭区新吉林街道新工社区举办庆祝第二十六次助残日大型文艺汇演

上一篇:

工业4.0将变革中国乃至全球的工业劳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