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行业:互联网+农业方案出台

   2016-05-16 920
导读

事件描述农业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事件评论《方案》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各环节和农

       事件描述

农业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事件评论

《方案》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在线化和数据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此外,《方案》还明确了未来3年的总体目标,提出到2018年,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并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农业农村等方面提出了11项主要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有效推动传统农业升级。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具体体现为:1、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精准农业,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单位产量;2、互联网技术推动农场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工厂化的流程式运作,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更有助于先进模式的推广复制; 3、“互联网+农业”不仅能够催生巨大数据搜集、信息平台建设等技术服务需求,同时也生产打开了更大的农资产品销售空间。

通过对美国农业信息化商业模式的研究,我们认为,未来“农资+农业信息化”模式更具生命力。美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大致为两类:一是纯粹的数据服务提供商,主要销售数据产品及开发的配套软件。二是农资平台型企业,依靠信息服务为其农资销售提供增值服务。而美国农业规模化已经开展半个世纪以上,但现阶段单纯农业数据服务提供商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农资+农业信息化”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例如先锋、孟山都等)。我们认为,未来该模式在中国农业发展中亦具备较强生命力,将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与农资销售有机结合,即通过提供农业信息化的价值增值服务,实现农资产品的价值变现。

我们判断,未来信息化改造是发展现代农业、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手段,亦是必然趋势,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农资+农业信息化”的商业模式将更具生命力。标的上可关注:大北农、隆平高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1703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