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0085670

传统产业+互联网 引领出行行业投资的新趋势

   2016-04-19 620
核心提示:2016年4月15日,在中国建投集团主办的投资沙龙活动上,一番关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思考缓缓展开。互联网+热潮下的创业泡
       2016年4月15日,在中国建投集团主办的投资沙龙活动上,一番关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思考缓缓展开。互联网+热潮下的创业泡沫有哪些?传统产业+互联网有哪些热门领域?针对智能出行,未来的行业细分又将如何演进?

  在建投华科副总吴硕先生的发言中,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梳理。小编在长篇资料中总结一些干货与您分享。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如火如荼的升级改造中,希望这些观点能给你一些或多或少的参考。

  什么样的公司死得快?

  在2015、2016年,互联网创业企业出现了倒闭潮。很多企业投得快,烧钱快,死得也快。这些公司有以下共性。

  一个,在互联网领域单纯依赖烧钱模式。例如近期倒掉的一批汽车后服务市场中的互联网洗车企业。如果没有后期比较强的支持,这种企业如果断了资金基本上会死掉。因为其缺乏明显的价值创造,无法形成对客户的黏性服务。

  第二,过于注重线上。大量O2O的企业注重线上,对线下资源的掌控有所不足,导致线下资源的缺乏,线上和线下互动无法形成,也会导致一些企业出现问题。

  互联网对传统企业:颠覆还是融合?

  有关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2015年甚至2014年的时候,我们曾经听到更多的词是“颠覆”——互联网企业会颠覆一大批传统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从2015年到2016年运行的效果来讲,我们更强调是一种融合,而不是一种颠覆。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行业对市场的检验,投资者和创业者变得越来越理性。同时,我们看到互联网技术已经不是很神秘的一种技术,对传统产业大多数形成不了颠覆,而是融合。这种融合表现为线上线下传统产业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比如京东线下快速物流配送就是他给投资者带来价值重要的一环。

  在传统产业+互联网升级改造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目前的一些热点领域如下。

  1. TMT+民生领域。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互联网医疗,目前还有很多的困难,这种困难表现在政策方面,表现在我们医疗资源的匮乏上。还有互联网旅游,这是与消费服务相关的。再就是互联网金融和教育。

  2. TMT+信息领域。目前从投资的潮流来讲,有关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方面,会形成一定的热潮。

  3. TMT+技术领域。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智能交通。另外,像智能制造、硬件和人工智能,这也是目前新的热点。

  智能交通行业增长的三大驱动力

  智能交通是借助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据和物联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把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和互联网进行有效渗透和融合,形成了线上资源的合理分配,线下高效优质运行的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

  过去,智能交通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5年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它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0%。有一个数据统计,我们大概能够预测在2020年,未来五年,它的市场规模有可能会达到1000亿元。

  总结过去对交通行业的认知,我们认为智能交通行业增长的驱动力有三个。

  1. 国家政策的支持。交通运输行业本身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一个领域,在“十三五”规划是重点推进的行业之一。

  2.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需求。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性增长,城市交通的负荷过重,势必造成城市的拥堵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都迫切需要通过智能交通的一些手法、工具和出行的新理念来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的大问题。

  3. 新兴技术日趋成熟。包括 地理定位、无线射频、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国内方面,包括BAT等巨头都在投入大力度研发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技术。

  未来:智能出行现“三足鼎立”局面

  在创新的智能出行方面,目前有三种模式值得探索。

  1. 租车行业。租车行业相对较传统,在过去五年里,整体的租赁市场规模一直呈现将近30%的复合增长率。在2015年达到了455亿的水平。预计到2018年,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650亿元,车队数量达到78万辆。目前国内租车行业的渗透率仅仅为0.4%,这是非常低,美国同期数据是1.6%,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汽车租赁有一些新的方式的产生。比如门店的设置原来租车都是到城市几个集中的门店租车,现在这种方式也有改变。租车从原来的短租、长租到现在的2B业务的政府用车,因为目前在政府整个车改以后,政府车辆的需求包括国内大型企业的整体用车需求都会大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租车行业应该是非常大的行业,并且会伴随着我们的消费服务、旅游这些行业的发展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2. 专车市场。2015年专车市场交易额达到了370亿元。目前,每日短途出行的需求达到了7680万单,如果以每单平均客单价30元(比较低),计算出的短途出行的市场规模达到8000亿元,如果单车出行占到相对不大的份额,比如25%,这样来看专车市场规模也会达到2000亿元,这是很大的市场。在出行领域存在一个缺口,专车领域盘活了社会的资源。

  现在专车领域有两种方向,一是共享经济,如uber等;二是目前线上线下结合,通过自有的车辆进行相对更合法合规的一种运行模式,如神州专车等。这两种模式应该会齐头并进。但预计在今年年底整体市场格局和方向应该会有一个比较确定的大方向。

  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观点。一个,目前专车领域的烧钱大战不可持续。第二,专车领域的目标人群要更加清晰。目前由于大量的送券活动把很多公共交通的人群也吸引到专车领域,但实际上 专车领域以后的方向应该是做2B的客户、中产以上和差旅人群,它的客户会越来越清晰。

  3. 分时租赁市场。2014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强新能源推广政策,不但免除了新能源车的购置税,从充电桩、统一开放等都提供了一些条件,允许社会资本的介入。目前消费者对直接购买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总体比较低,其中暴露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如电池、续航里程短,这是国内目前大部分厂商做得不太好的。二是充电桩的建设还不普及。

  市场未来5年,我国平均司机的用车需求大概在2.5亿次左右,假设相关人群存在少量的短途需求,其中有一部分会选择分时租赁自驾。依靠客单价,我们认为分时租赁的市场也达到了千亿规模,在国内(如高新技术园区,或年轻人比较集中的中关村等领域)还是受到欢迎的,它有一些特定的需求人群。根据罗兰贝格的统计,全球分时租赁市场在2006年到2012年实现了2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但相比传统的出行市场仍然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们认为分时租赁还是处在一个市场建设的初期。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长春市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大会战指挥部通告

上一篇:

吉林18年前杀人案今日重审 疑犯曾称遭刑讯逼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评价细则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吉ICP备09011022号  |  22030202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