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所提及的这个综合服务平台于4月6日正式启动。驾考预约无需再去车管所,机动车牌照网上任意选……吉林警方将涉及群众生活的360多项业务“搬上”互联网、移动客户端,让群众享受“指尖”上的服务。
长期以来,在中国一些地方,因为流程繁琐和信息不对称,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往往要跑好几个来回,花费很长的时间。
这几年来,中国政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积极推动政府机关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加快推动政府“互联网+”进程,方便百姓办事,享受“指尖”上的服务。
以吉林“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为例,集网上公示、网上咨询、网上办事、网上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将原来分布在户政、出入境、交警等9个警种的立服务平台整合成一个大平台,相关数据在全网贯通共享。
据悉,涉及户政、治安、交管、出入境等警种的行政审批、办事项目可以通过互联网办理和查询,将大大方便群众和企业审批办事。
该平台中心主任孟繁春介绍,这一平台将公安机关负责的与群众生活相关的事项打包上网,其中176个项目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网上办结,其余193个项目可在网上进行咨询、初审、预约后,到公安服务窗口一次办结。
此外,群众还能通过平台的投诉中心,对公安机关及民警违法违纪问题进行检举、控告,也可以对其职务行为提出建议和意见,进行评价。
在中国一些地方,不仅仅是公安部门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发生变化,在农业生产、安全生产、税收征管、商务流通等领域,移动互联技术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大批政府“互联网+”项目已经开始显效。
目前,在河北、山东、浙江等地,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手段反腐正在使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是政府推进简政放权的抓手,也是降低政府成本,解决政府创新发展中遇到的资源和动力不足的途径。
许耀桐表示,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软件和系统维护方面的投入,破解部门利益和信息碎片化问题,让更多百姓享受到“指尖”上的服务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