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要有“身份证”,能自主对话和交流
南报网讯(记者 查金忠) 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面临“30年未有之挑战”,在资源环境倒逼之下,中国制造业如何超越原有的成功模式,迎向“工业4.0”?今天下午(4月6日),市经信委举办的一个期“经信大讲堂”开课,围绕“工业4.0大变革”的主题,邀请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进行了精彩演讲。
时代变局:“传统三板斧”越来越不灵
顾建党说,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企业有一套典型的成功模式,他称之为“传统三板斧”。企业先要有关系,关系能带来订单;有订单就有好日子,产品和服务过得去,就能活下去。有了订单之后,就通过招标寻找供应商,而招标“价低者得”,为压成本“不把供应商当人”,所以产品往往越做越差。“第三板斧”是有大量听话的廉价劳工,这当然也是通过压低工资、福利等实现的。
但是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套“三板斧”越来越不灵了。工业几乎“一夜之间过剩”,靠关系拿订单也不再那么管用,企业不仅要有产品,还要有好产品才能生存。随着人口红利渐趋枯竭,“招人难”成了很多企业的大问题,“放个长假,有经验的员工全都跑了”。而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硬约束”越来越严,即便有订单,也未必有足够的资源来满足这些订单。
他以电气行业为例说,几年前,全国还有一万家左右做电气成套设备的公司,这几年以每年2000家左右的规模“死亡”,现在全国只剩下4000家左右的企业。4000家中还将死去3000家,终只剩下1000家左右。
“中国企业面临30年未有之挑战,在资源环境倒逼之下,必须超越原有的成功模式,寻找新的机遇。”他说。
企业转型:站在未来看现在
顾建党认为,产业发展的趋势是绿色能源+数字智能化,工业文明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应从改变企业家开始。“‘全连接’的世界已经来临,我们都已经被‘包围’。智能工具改变了沟通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业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企业家不跟上变化,企业可能就会‘死’。”
企业家应该如何“转型”?他说,应“站在未来看现在”,思考企业的转型方向。方向明确之后,再“回到原点”,脚踏实地向着目标前进。
他以自身为例说,6年前,菲尼克斯中国就决定进军电动汽车充换电领域,当时这还是一个完全崭新的陌生领域,连德国总部都反对。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完全正确的。目前,菲尼克斯已经是该领域的全球no1,连国家标准也是以该公司的方案为蓝本。
工业2.0要补课,工业3.0要普及,工业4.0要示范
菲尼克斯是一个个在中国实践“工业4.0”的德国企业,早在2013年就和同济大学合作,建设了“工业4.0实验室”。但顾建党说,菲尼克斯也不敢说自己实现了“工业4.0”,实际上,所有中国企业差距都很大。
“对中国企业来说,工业2.0要补课,工业3.0要普及,工业4.0要示范。”他说,补课,就是还需学习规模化生产的组织管理,从机械化走向自动化;普及,就是大部分企业还需普遍深入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普遍实现自动化生产;而示范,是指先进企业,要以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为广大制造企业示范引路,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取得智能制造的经验。
在他看来,工业4.0与工业3.0的核心区别是“任何物件的数字化”,生产线上的任何一个零部件、半成品、成品,都要拥有自己的“数字身份证”,能够在虚拟世界互相对话、交流。而实现“工业4.0”,需要“三位一体”:以产业驱动,由政府引领,企业去落地。
附件:经信大讲堂
为深刻领会“新常态”下发展方式的重大变化,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推动全市经信系统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和视野开阔,市经信委今年筹划了“经信大讲堂”,按照两月一讲的安排计划,今年将举办5-6场,邀请企业家、知名学者就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等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讲解、诠释,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