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中国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过程中真正的问题是信息化过量,工业化不足。随着中国企业购买能力的日益增强,我们在ERP、MES和ICM系统的购买上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企业的工业化步伐却没有跟上。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工业化的基础都还没有打牢。所以,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竞争中,中国面临的大挑战是如何提高基于工业化基础上的研发、生产效率以及品质水平。
在工业4.0时代,对于中国来说,德国的路径比美国的路径更容易实现。中国政府已经选择了德国标准,这基于以下原因。
一个,自1972年中德建交以来,至今已有40余年,在制造业方面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合作,并且同美国硅谷的公开戒备态度不同,德国十分看重中国的商业机会和中国政府的合作态度。
第二,在虚拟经济的创新方面,中国同美国的差距较大,但是,在“智能制造”(即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样的核心技术方面,中国有着特的优势,与德国在工业4.0战略上的合作,将为中国引进更多高精尖技术,极大地提升制造水平,帮助中国制造业摆脱“模仿”和“山寨”的阴影,早日接近国际标准,并将给中国科技企业带来在诸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众多发展机遇。此外,中国的电子商务、O2O、移动互联网、物流体系等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基本上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当天下单隔天到货,而德国乃至欧洲的互联网产业还被美国把持,在这一点上,中德双方的合作将有很大的互补空间。
现在全球的五大互联网公司中,有两家来自中国,一个是阿里巴巴,一个是腾讯。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将会成为这个世界的主角,这对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会有很大帮助。
所以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竞争中,各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路径。德国的工业4.0以制造业为基础,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信息产业为力量,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则以“互联网+”为工具。对阵美国,我们的制造能力较强,对阵德国,我们的信息化与互联网化较强,就像田忌赛马一样,只要用对策略,就能保持不败。
(华制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一个家基于“互联网+”的工业4.0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工业4.0解决方案,工业4.0孵化器。华制工业4.0解决方案能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工厂层设计、转型路径图、软硬件一体化实施服务,涵盖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安全、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平台、MES系统、ERP系统等软件;工业机器人、RFID、传感器、3D打印、机器视觉、智能物流等硬件。华制工业4.0孵化器聚焦智能硬件,集孵化、投资、加速器培训于一体,是国内规模大,视野为前瞻的工业4.0孵化器实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