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硬瓶颈软制约,推动“互联网+流通”

   2016-04-07 710
导读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于佳欣)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通过突破信息基础设施等硬瓶颈、破除营商环境等软制约和发展共享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记者于佳欣)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通过突破信息基础设施等“硬瓶颈”、破除营商环境等“软制约”和发展共享经济三方面推动“互联网+流通”发展。

  专家指出,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是推动流通革命,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降本增效,拉动消费和就业。

  会议要求,要突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硬瓶颈”,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物联网。尤其要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带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便利,既促进农民增收,又丰富城市供应,使市场价格合理稳定。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指出,目前移动购物越来越成为农村购物的主要方式,而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农村网购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更大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元,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与此同时,网络零售企业深挖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农村地区网购用户占比达22.4%。

  她指出,发展冷链物流能保证农产品尤其是生鲜产品的质量,降低流通成本,丰富菜篮子品种,并保证农产品价格减少波动。

  除了突破“硬瓶颈”,会议还提出要破除营商环境“软制约”。包括建设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开展允许无车企业从事货运和商户选择执行商业平均电价或峰谷分时电价的试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环境。

  软环境既包括做好相关服务,也包括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赵萍看来,商务公共服务云平台是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进一步体现,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能为流通企业发展减负松绑。

  在“互联网+流通”的环境下,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分享经济就是典型案例。会议提出的第三点就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分享经济成长。推动传统商业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支持企业依托互联网优化资源配置、开拓市场,引导降低实体店铺租金。

  分享经济发展迅速。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约有5000万人为他人提供分享经济服务,他们共同支撑起中国近2亿元交易规模的分享经济市场。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这一市场有望在未来五年实现年均40%的增长,到2020年有望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10%。

  专家指出,分享经济可以把闲置资源调动起来,通过发展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但其健康成长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将政府“有形之手”须用得恰到好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7830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