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的难度很大

   2016-04-06 690
导读

中国互联网产业,在没有政府刻意引导规划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出现了BAT这样的巨头企业。这有赖于政府对互联网企业包容且对其融资

       中国互联网产业,在没有政府刻意引导规划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出现了BAT这样的巨头企业。这有赖于政府对互联网企业包容且对其融资对象开放自由的态度。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转变,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的日子恐怕已经没那么好过了,尤其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想要实现跨国扩张,难度很大。
       
这里关键的,大概就是自互联网峰会上,政府领导人提出了“网络主权”的概念。虽然这对监管有了很大方便,但既然网络成了国家的主权领地,那么互联网企业想要跨国周旋于各国“主权领地”之间,无疑难度变得大多了。它要跨国经营,先就得面对政府监管的一大关口。

单就BAT三巨头而言,他们的主营业务,要实现跨国发展就是步履不同,或者这将导致他们未来的巨大差异。比如百度搜索,当谷歌被禁入中国后,百度虽然实现了国内的大。但国际竞争力并没有得到什么提升,因为它欠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何况来而不往非礼也,百度在国内享受垄断待遇,在国际层面上也就难免遭到联合封堵。

再比如腾讯,腾讯微信实力的确强大,但强大也就只在国内的朋友圈中间。facebook等国际巨头与之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关系。在国家严格管控社交网络的情况下,不让facebook到国内发展,隔断中外社交通道。那么国内的社交网络也就难以在国外立足。原因都是同样的。facebook损失的是中国市场,而腾讯等损失的却是世界市场。

后,阿里巴巴。政府或许欢迎的便是这种促进国际贸易的电商企业了。因为它的主营就是商业,电子商务与政府等很容易处理好相互关系。在阿里巴巴大举在国际扩张时,百度和腾讯可能很难实现国际扩张。那么它们的差距就拉开了。中国还是上百个国家的一个大进口来源国,位居上游,发展国际电子商务可谓得天厚。然而这并不表示阿里巴巴一定能一帆风顺,国内纵容的,如造假问题,国际可没那么宽容。互联网产业如果仅有一支“孤军”国际扩张似乎前途光明,那么可以认为,协同效应也会让其扩张蒙上阴影。

综上,中国过于严格的互联网监管可能会让中国企业丧失占领世界的机会,它们在国内孕育成熟,却在出海扩张的时候遭到了来自政府监管部门的打击,将大大削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直到现在,政府对全球化的态度仍旧是犹疑的,它不倾向于把企业视作是市场本身的,而是一定要为它加上“国别”。这个认识问题很长远,很深刻,是需要改变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7694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