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西山区永顺里社区,情况却大不一样。这里非但不是各类矛盾集中区域,近年来还有多项荣誉加身——全国家庭教育示范社区、云南省文明社区、昆明市党建“五好”社区、“昆明市民主法制社区”“昆明市平安社区”……种种殊荣不胜枚举。
近年来,西山区委、区政府在永顺里社区试点推行“互联网+幸福网格”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让这个老小区实现了社会治理与信息技术有效衔接。
从信息跑腿服务居民的1.0版,到管理人员通过手机连接“天眼”,延伸视线精准服务的2.0版,再到建立2.5维空间地理数据库,实现治安防控、群防群治等功能全覆盖的3.0版,随着“互联网+幸福网格”的升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再次提升。
老小区“触网”
打造品牌化服务管理网
西山区永顺里的“互联网+幸福网格”已经升级到3.0版本啦!记者从西山区政法委得到了这样的信息。3.0版本什么样?带着疑问,记者再次走进了永顺里社区。
在社区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演示了3.0版本的强大功能。
大大的显示屏上,是永顺里辖区的地图,在人口库的界面上,工作人员用鼠标框选了其中一个区域,1秒钟的时间,所选范围内的房屋数量,常住人口信息便显示在了屏幕上。“每一个数据,都是通过网格员走访入户采集过来,哪个地方发生了问题,通过系统很快就能查找到居民的实际信息。”
如果遇到火灾、地震一类的危险,引导居民快速安全疏散,是社区处理突然事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短的时间内规划出安全逃生路线,通过地理库的操作就能实现。“一旦有事情发生,我们全选指定的区域,从楼院到到紧急避难场所的实际距离是多少,从哪个门、哪个路走,就都一目了然了。我们通过电话、微信通知到网格员,就能一个时间引导疏散。”工作人员说。
“互联网+幸福网格”3.0版本,大的不同就是建立2.5维空间地理数据库、实有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三大库,打造了关联辖区“人、地、事、物、组织、吃、住、行、消”的数据信息平台。社区工作人员依托数据信息平台,通过微信、短信和电话收集民情民意、受理申请诉求、快捷交办服务事项,为社区居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实现了信息采集、任务发布、适时监督和考核评价动态化,实现了“数据永顺里、掌上永顺里”在地服务全覆盖。“通俗的说就是以房管人,只要居住在辖区内的,就能享受到社区精准化的服务。”
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数据化,也是“互联网+幸福网格”3.0版本的一大特色。“以往对志愿者的管理和工作考核,不够规范和科学。现在志愿者巡逻到哪里,一天的活动轨迹是什么样子,都可以在电脑上显现,有助于社区建立更加公平的志愿者考评机制。”永顺里社区书记者顺英介绍,红袖标志愿者、网格志愿者的手机上装上软件,在巡逻过程中,遇到纠纷进行调解、清楚公共区域卫生死角、发现安全隐患等,都可以通过手机即时上报,一天的巡逻轨迹也会被系统记录下来。
借助科技力量精准服务社区居民,“互联网+幸福网格”3.0让一个老旧小区,打造出了品牌化的服务网。
解困老旧小区
“幸福网格”一再升级
选择永顺里来做试点,西山区也是经过了多方考虑。
永顺里社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老住宅小区,地处西山区永昌街道办事处西北端,东到益康路,南靠石安公路,西以滇池路为界,占地面积0.098平方公里。就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就有住户2001户,常住居民4779人,有两个居民大院,属老年型社区。驻社区公共户单位有冠生园食品公司、永昌小学、西山地税、五华体训基地等共建单位,社区多数居民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60岁以上居民占据了30%,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和外来租住人员,人员流动性大,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对社会治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想要把物管请进来,或者大幅度地改变社区的软硬件条件,都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就想借助高新科技的力量,改善社区服务水平,完善精准服务。”西山区政法委负责人介绍。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论证,2015年3月,“互联网+幸福网格”的雏形在永顺里诞生。现在还张贴在各个楼道口的二维码,就是永顺里这个老旧小区与新科技接轨的“入口”。
微信扫一扫,关注永顺里公众平台,就相当于把个人需求与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服务中心,装在手机里了。办理各类证件的流程和材料,都可以在对照准备,只用跑了一次就顺利办完了所有手续。邻里间的纠纷,也能通过这一平台向网格管理员反映,很快得到妥善解决。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办事点我”“便民指南”“特色永顺”3个板块,辖区居民可以通过微信与网格管理员及时互动反映诉求,成为了辖区居民获得社区服务的“呼叫器”。
这个微信平台与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形成线上线下的互补。社区服务以网格化治理为基础,在社区打造一个实体网格和一个网络网格。利用有形和无形的两张网格,搭建社区网格化治理的数字管理平台——可互动的微信平台。“双网并行”让网格成为打通、激活社区的主动脉,解决联系群众“后一百米”难题,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几个月后,永顺里社区新建的20个高清摄像头全部安装完毕,通过云客户端,将监控中心与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客户端联结,不管在哪里,都可以通过手机对辖区情况进行监督掌控,随时保持工作的及时性。“互联网+幸福网格”2.0的出现,让服务视角进一步延伸。
科技无限
社区治理无限
“再过一段时间,我们的幸福网格还会逐步发展,以后还要接入到OA工作系统。以后通过社区数据上传,把办公系统运行起来。”说起未来的发展趋势,社区工作人员很兴奋,那将是一个更为便捷的为民服务体系。
“就以老年证的办理为例,过去需要自己去西山区便民服务中心,或者把材料交到社区,社区再送到街道,街道集中起来拿到区上办,如果办公系统以后与我们的幸福网格接轨,运用办公系统,用身份证一扫描,信息采集和报送一次完成。”永顺里社区负责人说,一旦哪个区域接到情况反映,就可以通过20路监控探头,在手机上看见问题,通过系统即时报送。
西山区委、区政府在永顺里社区试点推行“互联网+幸福网格”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目前已经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格局”;围绕增强社会治理合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两个目标,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决策领导分析研判机制、管理主体考核指挥机制、参与个体激励约束机制、部门和区域联动协作四项机制得意完善;社会面治安防控网、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网、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网、畅通群众诉求“四级联动”网络服务平台、为民服务体系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五张网络已经形成。
运用信息化手段,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和管理,整合条块力量,以区级为面,街道为轴,社区为点,建成上下联动、层级清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互联网+’幸福网格”社会治理综合体系统,实现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转变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新体系。依托“多网合一”的大型综合信息系统和视频监控移动终端,实现社会治理与信息技术有效衔接,较大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营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