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未来的愿景,不仅只是商务软件的模块化,也不仅是采用SaaS的访问方式,而是在网络上构建模块化服务的目录,它涵盖了全部SAP产品的数据。客户及合作伙伴可以通过访问上述目录,从中选取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在现有商务软件的功能之外,我在今天上午的演讲中还谈到架构在软件产品之上延展的服务。以财务或者电子商务应用为例,每家公司所应对的财务情况不一样,每家企业电子商务的需求各有不同。因此,除了产品要满足用户需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延展服务,比如说支付服务,以及与终端进行通信互联的解决方案或者接口。再如,未来用户购买空调时,他们将获得包括数字化遥控、预测性维护,以及监测空调实时运行工况等在内的延展性服务。
记者: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计划”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相互之间不应形成孤岛。如何互联互通?谁去做互联互通的相关标准和协议?
陆凯德:我们觉得每个国家都有意愿进行全球协作,没有一个国家会选择把自己孤立开来。工业4.0平台由德国经济事务部在牵头,也被邀请到中国来进行信息的分享。在会议中也明确了工业4.0平台的参考架构将来也适用于中国。
美国的重点放在软件工程和流程上,而德国目前主要是参考架构的方式。目前来讲这些方式是互补的,而不是孤立的或相互冲突的。但是有一点,将来互通的标准不太可能像其他一些标准那样,在一个圆桌上由各国政府,或者不同的联盟协商解决。未来的标准终还得看谁的解决方案能够快在市场上落地,并为工业界广泛接受,进而形成业界的事实标准,然后,这个事实标准再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认可,终形成国际标准。在标准形成过程之中任何孤岛式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当然,在有的具体领域,比如说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这块,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因为这样的领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数据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归属问题,是归终端使用者还是终端部件生产商。在这方面,我们必须依照相关条例规定进行有效监管并明确责任。
超越工业4.0
记者:我们知道丰田的精益思想,不仅用于汽车行业,其“消除一切浪费”的核心理念也适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当SAP与工业4.0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给人以SAP只是专注于制造业的印象。
陆凯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SAP不仅为制造型客户提供服务,而且也为非制造型客户提供服务。SAP战略框架基于时下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融合了五大技术趋势,即高度互联、超级计算、云计算、更智慧的成果导向型世界,以及网络安全。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企业认识到,高度互联和大数据是推动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因素。SAP 与全球数千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基于这一点,帮助全世界不同规模的企业重新构建业务模式、重新构想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工作方式,以具备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下挑战的竞争力。
而工业4.0是SAP数字经济战略中面向制造业的一部分。它不只包含技术,还涉及指导方针、佳实践、工作流、组织架构设计和社交工程。从而,在全新的制造业时代,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客户进行合作,开展有效竞争。工业4.0覆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制造环节。如今在制造行业,产品本身已经成为信息的载体。即使一款产品被制造出来并准备交付,这也不意味着工业4.0的结束。后续还涉及如何将产品投向市场,以及产品到用户手里之后的服务问题。例如,企业在整个产品周期内对产品进行跟踪,并通过跟踪来进行预测性的维护,预先知道这些产品什么时候发生故障,从而提前进行干预。
记者:相对于工业4.0而言,知道SAP在推动非制造行业转型的人还是少数,请介绍一下SAP在这方面的实践。
陆凯德:工业4.0主要关注制造业,而SAP的物联网战略则聚焦所有25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涉及零售、金融、保险等行业。在金融行业,我们有一个客户现在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相比,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传统上都是银行门店的销售人员针对客户提供银行服务和信贷保险的咨询建议,这些知识都储存在销售人员的头脑里。现在这家客户把这些信息数据集中到一个系统平台。这样,客户可以自行通过这个平台查看银行和保险服务的类别,自己去对比相关服务的优劣,同时还可以看到整个市场上类似产品并进行比对,从而使得整个市场变得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