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余承东说:互联网+ 要拒绝机会主义。坦率的讲,这是从3月5日到现在一般媒体上看到一个靠谱的一句。各种夹带私货的文章、评论、报告,都不用看,全都是两年前互联网思维爆炒前的节奏,其陈词滥调连新鲜花样都没有,这种周期从火爆到痛批不会超过六个月,这种本质就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吸引来的是同样抱着机会主义目的的投机屌丝,根本吸引不来有能力的人。
好多人问我:杨健老师,什么叫有能力?有核心竞争力才算有能力。这是一个人或公司擅的能力,是可持续性的核心力。吴伯凡将核心力解释为“深度的精通”。这种能力不是守着老本过日子,而是兼备创新性,能随时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机会主义和核心能力,一个是浅,一个是深。两者不可逆。有核心能力者轻易分辨出什么是机会主义,而机会主义者却难有真正的核心能力。
其实,互联网+仅仅是时代大转型的一面。压根不存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在时代大转型格局下先要转型的是传统互联网公司。甭管发展了多少年的传统互联网公司,主导业务如果没有下沉到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服务,一定会率先被淘汰。所以讲,互联网转型包括的一大部分是传统互联网公司转型,包括传统电商的转型,这类核心能力浅薄的公司要想与传统行业融合的学习成本极端昂贵。真正谙熟传统行业规则的传统公司反而因熟知行业痛点,而更容易被“互联网+”点石成金。这类传统企业有的是核心能力,而不是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者多是赌徒心态,不是王就是寇。这种企业赌徒在传统行业并不多,由赌徒成为枭雄的早离开了传统行业,绝大多数早早输掉的机会主义赌徒更不可能留存。而传统互联网公司却是相反,大量的虚假繁荣将管理危机重重的掩盖下来。互联网+ 其实是对机会主义心态的倒逼。其实不难判定,洪水退下是谁在裸泳。
互联网+ 是机会,是大机遇。但互联网+ 不欢迎机会主义。机会主义的心态,及早扔掉的好。
近我的观点讲给一些朋友。有朋友就问我:杨老师,您的课不就是《打赢互联网转型超限战》嘛,怎么说压根不存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呢。小样!先看清楚了再发问。题目中没有“传统企业”。企业互联网转型,很大的一块是传统互联网公司。了解一点互联网皮毛算什么核心力呢?连互联网公司都指导不了,有什么资格帮助传统企业呢,何况还很多连互联网公司都没待过的机会主义者。“深度的精通”才是核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