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争抢的互联网+学车,离革新还有几道坎?

   2016-03-31 920
导读

汽车时代,私家车走进千家万户,驾校也乘风而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驾校已超1500家,相关从业人员也超过20万。随着互联网+之风四

      汽车时代,私家车走进千家万户,驾校也“乘风而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驾校已超1500家,相关从业人员也超过20万。随着互联网+之风四处席卷,58学车、驾考一点通、优车车等一大批互联网+学车平台相继诞生并受到各界以及资本们的关注。2015年底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机动车驾驶证自学直考试点的公告》,4月1日起,自学直考即将实施,那驾考未来如何?传统驾校又将如何面对?互联网+学车能否借此迎来新的爆发点?
    

四痛一政,互联网+学车箭在弦上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驾驶人数量突破3亿大关。学员人数从2008年的1678万人增长至2014年的3000万人。这也形成了一个1000亿人民币规模的市场。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市场、年轻人市场和女性市场,学车市场潜力巨大。而且互联网+学车恰巧处在“四痛一政”的节点上,即四个行业痛点加一项政策推动着互联网+学车向前迈进。

一痛:信息不对称

学车价格、服务没有统一标准,学员准备报考驾校时也不知道哪个驾校好,甚至不知道去哪报名学车,驾校、学员、教练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

二痛:驾校课程安排不合理

传统驾校由于教学用车和教练有限,学员常常约不到车,而学员又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经常耽误学车时间,且约车需要电话反复沟通确认,十分耗时费力。

三痛:行业未标准化,定价混乱

目前学车市场千人千价。除了考试费用、车油耗损费、教练工资和公司运营费外,还可能产生地区差异费、补考费用、空调费等各类费用。

四痛:传统驾校体系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传统驾校对教练的监管不力,吃、拿、卡、要早已司空见惯。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2008年至2012年间,某车管所的39名驾校考官收受红包合计2100多万元,而这些红包多是通过驾校教练送上去的。此外驾校、教练仍然处在自我的优越感中,目前教学效率低下,考试通过率低等问题常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5951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