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互联网+”:推进中国民乐产业科学化发展

   2016-03-31 670
导读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29日在京成立。该委员会将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下开展中国民乐学术研究与交流,重点研究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29日在京成立。该委员会将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下开展中国民乐学术研究与交流,重点研究并践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郑君胜表示,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艺术和科技的融合。委员会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引入“互联网+”思维,以大数据技术进一步推进《中国地理音乐》文化项目。同时,积极开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十二木卡姆音乐数字化采集,尽快完成部分木卡姆乐器的数字化采样工作。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罗杨表示,“十三五”规划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产能等制定了宏伟的远景目标,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研究委员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直以来,我国民乐不缺乏资源和底蕴,但缺乏对民乐的发展和创新;不缺乏开创的勇气,但缺乏走出去的能力;不缺乏好声音,但缺乏好音乐、好歌曲。希望通过委员会及民乐界的共同努力,使古老的中国民乐在新时代焕发强劲活力和生命力。”罗杨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jilinshi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592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