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从追求“大而全”向“小而精”转变,带来细分领域的持续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而金融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不会出现高度集中的情况,细分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金融、众筹和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等六种模式。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场景、流量、金融背景三种因素是平台发展中主要的因素,而互联网巨头的流量优势和场景优势则成为打造平台的“利器”。
金融服务覆盖面不足、国内市场空间之大,都给金融创新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在方便快捷,互动粘力,场景连接等等的用户体验。对比此前,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节奏有所放缓,行业进步主要体现为精细化运作。这种精细化,反映在互联网金融各领域内的细分、投资者人群的细分以及相应的需求细分等方面。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化产品从边缘向中心迈进,网上基金、综合搜索、投资社交使互联网金融的生态得到延展,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运作思维正趋于成熟。
\
互联网金融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在创造更加普惠的金融需求,形成对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等方面有着得天厚的优势,是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新动力。良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可以提升金融供给的效率,而低门槛、小额、分散、便捷的特质可以高效匹配市场金融资源,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供求关系。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这其中,蕴含着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助推供给侧改革、提升金融供给效率的深切期望。
2016年互联网金融领域更加细分化,而过去的一年里,基于互联网征信体系、支付体系、应用场景等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创新服务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业内竞争的焦点。比如,通过构建线下支付场景,支付宝扫码支付,ApplePay以及声音支付、指纹支付等移动支付的创新方式,使互联网金融在细分领域得以创新发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业内预计,这将进一步拓宽互联网金融细分化、跨界融合、创新发展的空间。
互联网金融一是大势所趋,二是势不可挡,互联网金融本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手段。比如,蚂蚁金服及阿里线上消费金融的迅速崛起,正是依靠支付宝带来的支付渠道优势,而恒瑞财富网通过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和风控管理体系,凭着线上充值投资方便快捷、低门槛较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构建起综合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2016年的互联网金融将进入规范、有序的新时代,发展会迎来细分领域的持续创新,将出现更多普惠金融服务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