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6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
一、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规划纲要》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放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的一个位。纲要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习近平在五中全会上特别就经济增速问题作出说明:“建议稿提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主要考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也要达到6.5%。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考虑到正向引导市场预期和留有一定余地,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议稿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让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并持续保持着对世界经济发展较高的贡献率。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指出:“我们将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率高,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 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2015年中国经济新的增量部分大致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因此,即使是中高速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仍是名列前茅。习近平指出:“我们看中国经济,不能只看增长率,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集聚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习近平指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中国在世界经济困难的时刻,承担了拉动增长的重任。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