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亮委员:谋求工业4.0布局 切忌标签化一哄而上

   2016-03-18 870
导读

  全国政协委员汤亮 (人民政协网记者 顾意亮)自从德国提出工业4.0的战略目标后,我国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汤亮 (人民政协网记者 顾意亮)自从德国提出“工业4.0”的战略目标后,我国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发展规划。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十年里,中国制造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大机遇和升级换代的大挑战。

  “在谋求制造业的工业4.0新布局时,既要有全球视野和超前意识,也要切忌华而不实,标签化地一哄而上。”全国政协委员汤亮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促进制造业升级方面提出的“中国制造+互联网”这一概念是为中国版工业4.0定了调。而怎么唱好这台大戏,关键是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切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

  汤亮委员表示,从宏观面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区的布局情况也各不相同。“当全球发达国家都在争说工业4.0,争抢工业4.0跑道时,我们切莫忘记,从整体上看,由于先天不足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我国制造业的一大块还处在工业2.0向工业3.0发展的阶段,有些民营制造业企业,甚至还是工业2.0的水平。”他认为各省市在实施本地区制造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时,要本着科学态度,立足本地区实际,调整并把控好工业4.0和工业3.0之间的比重关系,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阶梯性、阶段性地实施国家发展制造业的战略规划。

  “面对国际上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居中的中国制造业要突出重围,应对之策就是‘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新思路,一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一切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只要牵住企业转型和产品升级换代的‘牛鼻子’,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汤亮委员说。

  在他看来,民营制造业是我国新一轮产业调整、企业转型的主阵地,而民营制造业大的问题一是“大而不强”,二是“强而不大”。“实际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制造+互联网’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以新科技、新技术为抓手,走转型升级之路。”汤亮委员表示,希望国家主管部门对民营制造业的转型,给以更多的行业指导和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787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