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世看工业4.0日益具像化

   2016-03-18 900
导读

  21世纪的德国制造亮点何在?工业4.0是答案之一。这个诞生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概念一直吸引着不少外国取经者。五年过去

   21世纪的“德国制造”亮点何在?工业4.0是答案之一。这个诞生于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概念一直吸引着不少外国“取经者”。五年过去了,作为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流派,也是德国十大“未来工程”之一,工业4.0在德国已从概念逐步走向现实。

   基于传感器、软件、服务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德国博世集团已成为工业4.0发展的样板之一。位于洪堡(Homburg)的博世工厂能够在一条生产线上利用2000个不同的零件生产出200种不同的液压模块。同时,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博世洪堡工厂的内部物流效率提高10%,生产积压减少近1/3。

   上述不过是工业4.0实际应用的冰山一角,但其带来的效益已显而易见,例如大幅提高生产灵活性和效率,压缩生产成本等。

   日前,一场名为“互联世界”的物联网大会在柏林举行,涵盖交通互联、工业互联、城市互联、能源互联等多个前沿领域。作为德国工业4.0计划的前沿专家,博世集团“互联工业”创新集群高级副总裁Stefan Assmann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客户想了解工业4.0,博世现已能提供许多生动、直观的案例,不仅如此,博世正在用工业4.0全面改造自己的生产流程。

   在Assmann看来,工业4.0的本质是互联工业,而互联生产将成为工业新常态。“鉴于其带来的巨大增长潜力,企业如果完全置身事外,长期来看是非常危险的。”他直言道。

   博世提出了互联工业的7个主要规范,其中6个规范与技术相关,包括快速整合与灵活配置、标准开放、分布式智能、虚拟实时再现、安全的价值创造网络和数字化寿命周期管理。另一个规范也是核心的规范在于人,即人作为核心参与者。

   Assmann指出,互联生产并不一定造成失业,工厂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会上升,比如高技能维修工、信息技术人才等。生产越有竞争力,企业避免大量裁员的能力越强。

   关于新一轮工业革命,Assmann认为,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爆炸性的,而更似进化,可能持续5年至10年,直至企业的生产能力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博世过去三年在工业4.0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未来3年至6年潜力更大,”他说,工业4.0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进步。

   Assmann指出,全球大部分企业或多或少意识到了工业4.0蕴藏的机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75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