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品牌的应用

   2016-04-01 990
导读

这两年,互联网思维、颠覆式创新、互动营销、微营销、跨界营销、大数据营销、社会化营销、跨屏传播新鲜名头一大堆。可以说,各类

 这两年,互联网思维、颠覆式创新、互动营销、微营销、跨界营销、大数据营销、社会化营销、跨屏传播……新鲜名头一大堆。可以说,各类形式线上线下的碎片化信息空前泛滥,进而导致大众心态浮躁,一些人开始变得无所适从,甚至盲从。那么,在纷乱的互联网+世界,不论对于企业营销包装还是个人品牌打造,如何理清头绪?而且,在当今人人都做自媒体的时代,又该如何踩准大方向?对于这些众说纷纭却无解的问题,中国声浪传播学创始人,《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作者李泊霆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与调研经历,从全新的视角与思维方式,重新诠释了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构建与打造。[26] 
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
声浪传播:互联网+品牌新思维
作者李泊霆在他的新书中通过大量的行业实践和新案例研究,以‘声浪’传播的物理学原理作为自主品牌营销理论构建的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声浪传播’理论体系,为‘互联网+’浪潮下的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行动依据。[27]  声浪传播理论极力去构建品牌发展的全知视角,并由原点区、发声区、回声区、无声区及无声崇拜五部分组成,它们各自成环,同时又如奥运五环一样环环相扣,形成品牌传播的全新体系。[26] 
一个步 原点区:做品牌就像用圆规画圆,有了明确而又坚定有力的原点,才能画得好!如果原点没选对或不坚定,那画出来的圆就永远都无法圆满。
第二步 发声区:没有声音,就没有市场!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如同你在山谷里叫,如果太小声,可能山也不会睬你!
第三步 回声区:品牌就是个有个性的人,除了生理特征,更要有精神特征;声音是可以听见的,声浪却是无形的,用无形包装有形成为占据人心的重要手段。
第四步 无声区:“宁静而致远”,不是完全没有声音,而是主动调低音量;于无声处反思内在,倾听内心,在醒觉中夯实原点,谋定新图景。
第五步 无声崇拜:佛家说:不可说,不可说。大音希声,不可说的才具魅力。[28-29] 
提及声浪传播,于多数人来讲,是陌生的。但仔细拆解后会发现,其所暗含的逻辑并不陌生。毕竟一切品牌“名望”的产生,都源于消费者的内心。消费者内心的活动,是外力影响的结果。消费者的内心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而产生情绪,产生交流分享的意愿,就会通过各种声音表达出来。这些不同的声音相互叠加交错,形成声浪,成就了品牌的“名”;在声浪中赋予积极的品牌内涵,使其和谐一致,塑造了品牌的“望”。声浪是品牌名望的载体,也是品牌名望的基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朱磊进而将声浪传播的精髓归结为如下三点:其一,要倾听消费者的声音,然后消费者才能听到你的声音,这是一种基本态度。其二,学会发声,先要回到原点,说出人话;然后学会思考,发出文化之声、生命之声。其三,要在互联网发声,联系群众一起发声,制造声量;借力高端人群发声,制造回声;让朋友一起发声,营造口碑。后,就可以“润物细无声”,用一种精神,让消费者发出共鸣之声;用一种力量,让品牌、消费者和社会共奏天籁之声。[26] 
发展趋势编辑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演进。创新2.0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的交互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社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业、政府、社会、民主治理、城市等领域的建设应该把握这种趋势,推动企业2.0、政府2.0、社会2.0、合作民主、智慧城市等新形态的演进和发展。“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模式。[30] 
无所不在的网络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一起推进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以及数字向智能并进一步向智慧的演进,并推动了“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群体系统集群及延伸终端,将进一步推动人们现有生活方式、社会经济、产业模式、合作形态的颠覆性发展。《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一文对知识社会环境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演进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从现状来看,“互联网+”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领域对“互联网+”还在做论证与探索,特别是那些非常传统的行业,他们正努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加自身利益。例如传统行业开始尝试营销的互联网化,借助B2B、B2C等电商平台来实现网络营销渠道的扩建,增强线上推广与宣传力度,逐步尝试网络营销带来的便利。
与传统企业相反的是,在“全民创业”的常态下,企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多,诞生之初便具有“互联网+”的形态,因此它们不需要再像传统企业一样转型与升级。“互联网+”正是要促进更多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诞生,从而无需再耗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去研究与实施行业转型。可以说,每一个社会及商业阶段都有一个常态以及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则是大量“互联网+”模式的爆发以及传统企业的“破与立”。
全民总动员
“互联网+”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一个引领者与推动者的角色,挖掘有潜力、未来能发展为“互联网+”型的企业,为其它企业发展树立标杆,同时建立 “互联网+”产业园及孵化器,融合当地资源打造一批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另外,企业是“互联网+”热潮的追随者,应该积极引进“互联网+”技术,定期邀请相关人员为本企业培训互联网常识,对在职员工进行再培训,增强对“互联网+”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此外,企业可以与各大互联网企业建立长期的资讯、帮扶、人才交流等关系,让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相互交流,加快推动“互联网+”发展。
2015年1月,个促进新业态创新发展的国务院文件出台,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未来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2015年12月14日,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并推出旨在推进智能制造、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产业发展的多个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智能制造培育推广行动,计划到2018年,高端智能装备国产化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培育2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计划》还提出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行动,要求未来三年基本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对“互联网+”的支撑能力。到2018年,建成一批全光纤网络城市,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直辖市、省会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bps。
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是《计划》的另一个重点,提出到2018年,高性能计算、海量存储系统、网络通信设备、安全防护产品、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领先企业,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建成。[31] 
“互联网+”服务商崛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362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