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卫星发射 下载1G数据不用1分钟

   2017-04-13 1250
导读

首互联网卫星发射,乘客随时随地上网需求将得到满足。4月12日19时04分,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

 互联网卫星发射,乘客随时随地上网需求将得到满足。4月12日19时04分,我国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实践十三号卫星在完成技术试验验证后,将命名为中星十六号卫星。

  据介绍,实践十三号卫星可以实现无缝“动中通”,可以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联通世界,彻底改善上网体验。

  互联网卫星发射 3年后电话里再听不到“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下载1G数据不用1分钟

  东方红三号B平台全配置发星。据实践十三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周志成介绍,“东三B平台”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中等容量通信卫星平台,采用了电推进、高效热控、锂离子蓄电池等先进技术,可以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实践十三号次在我国卫星上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通信总容量超过20Gbps(传输速数率单位,即常说的“带宽”)。用户终端可以方便快速地接入网络,下载和回传速率高分别达到150Mbps和12Mbps,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卫星通信的宽带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这个速度下载1G的电影,用不了1分钟。”据周志成介绍,实践十三号卫星还在国内高轨卫星领域创造了多个“次”:次在我国高轨卫星上使用电推进(无需消耗化学推进剂)完成全寿命期内南北位保任务,相比于化学推进“少携带很多化学燃料”,卫星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次在我国高轨卫星上搭载激光通信系统;次在我国高轨长寿命通信卫星上百分之百工程化应用国产化产品,改变了相关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彻底改善飞机铁路上网体验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天的飞机乘客超过120万人,平均每天的铁路客运量达到760万人,但乘客的上网体验却非常不佳:飞机机舱内无法上网,高铁列车上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游轮驶离港口后变成信息孤岛,乘客随时随地上网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实践十三号卫星工程总师刘方说,“这些问题是由于地面移动网络无法实现全面覆盖,或即使能覆盖、但跨越不同区域导致切换过于频繁,难以为高速交通工具提供服务。”

  据他介绍,实践十三号卫星采用天地一体化设计理念,其中一项重要业务就是提供高速“动中通”,通过多波束无缝切换配合机载、车载或船载终端的自动跟踪捕获功能,可以为航空、航运、铁路等各类交通工具上的乘客联通世界,彻底改善上网体验。

  卫星概况

  实践十三号卫星是我国颗高轨道高通量通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研制。该颗卫星重达4.6吨,是验证东方红三号B平台和载荷新技术的高轨道试验卫星。它次应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信息传送能力大大增强。以前能同时传送几十部标清电视节目,随着卫星通量的提升,将来能同时传送几十部4K超高清电视节目,帮人们在飞机、高铁上流畅接入互联网。

  实践十三号卫星次在高轨道上应用激光通信技术,次在15年长寿命的通信卫星上大量使用国产载荷设备,次在我国卫星上使用电推进技术,推进效率比常规化学推进提升十倍以上。

  实践十三号卫星在完成在轨技术试验验证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命名为中星16号卫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sipi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8208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