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并不完全适合每一个国家施行?

   2017-02-14 1030
导读

德国工业4.0并不完全适合每一个国家施行?现在的全球制造业正进入到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进入到停滞阶段,制

 德国工业4.0并不完全适合每一个国家施行?

现在的全球制造业正进入到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进入到停滞阶段,制造业的转型之路变得异常的漫长,这时,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为接下来的产业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也给正处于寒冬之中的全球制造业带来了无限期望。但工业4.0是德国根据本国的发展现状提出的工业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每一个国家的工业现状。

德国实现工业4.0的具体举措其实并不适合中国,中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只有将自己本国的国情与工业4.0概念相结合,制定出中国特色的工业4.0方案,才是适合中国的工业之路,而其中“数字化”是中国工业4.0的发展目标。

“数字化”是什么?

简单来讲,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再用这些数据建立数字化模型,由计算机程序来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过程。

制造业数字化是将产品、生产资源与数据映射到三维虚拟环境中,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计算机仿真和优化的虚拟制造系统环境,实现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功能。

“数字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工业4.0提出之前,传统制造业追求的是本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产能,大多数企业是通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堆积自己的产量和业绩。但是现在,尤其是在本行业内领先的企业,追求更多的变成了,如何提高单位成本的工作效率、提高自己产品的更新频率等方面,而对于很多的中国企业来说,急需改善的问题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而工业生产的数字化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现在的大多数企业,要实现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一般是通过部门间的协调会议,负责产品的生产、销售、物流、售后等流程的工作人员需要实现即时的沟通,才能保证后的生产销售过程能都顺利进行,这些过程在企业里都没有实现自动化。工业发展的终目标是“无人工厂”,也就是工业生产的全面数字自动化,我们可以利用编程好的计算机数字软件程序进行自动生产,系统可以自动的购买原材料,进行生产时,也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自动调整生产线的运行方式,这就实现了高水平的自动化,这不仅减少了人力浪费,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字化”的企业解决方案

在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企业都想实现产品的智能生产,建立自己的全自动产业生产链。先,企业需引进数字化的软件套件;其次,企业之间、生产设施以及车间设备之间实现端到端的工业网络通讯;再者,需要保证自动化安全;后,要以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提供基于数据的、数字化的增值服务。

“数字化”发展的紧迫性

不同的行业,对数字化紧迫性要求不同。对于那些迫切需要数字化来提高产品生产速度,同时同一生产线拥有不同型号的产品,对生产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企业来说,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柔性,增强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进而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如果说哪个企业因为市场的竞争,而不得不做出改变,但又没有及时找到改变出路的时候,数字化方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sipi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925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