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自我革新

   2017-02-09 1160
导读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和资源实现融合创新的过程,除了通过连接提升运作效率、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化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和资源实现融合创新的过程,除了通过“连接”提升运作效率、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反应”和“基因再造”,重构流程,重塑公共产品和行政服务,实现政府服务体系的“升级和重塑”。 

多维度的互联网——互联网绝不仅是传输信息的介质,而是技术、思维、资源的有机结合。技术层面,现阶段互联网的内涵已经扩展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核心信息通信技术的集合。思维层面,要摆脱以往电子政务以行政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并运用用户思维、技术思维、创新思维,以互联网的模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资源层面,强调政府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政府在提供政务服务过程中可调用的社会资源包括信息途径和入口(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即时通信等)、数据资源(需求数据、交易数据、社交数据、定位数据等)、工具(支付工具、安全工具等)。

不同层次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是已有政务服务的电子化、在线化,它将会产生“连接——升级——重塑”三重效应。“连接”的核心是政府与社会更广泛互联,降低相互之间信息获取成本。“升级”通过对公共产品生产或行政服务流程进行重组,进而改变政府的组织架构、服务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率,行政服务的个性化、O2O都可能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重塑”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平台化、政务信息系统与社会系统互动、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催生出全新公共产品和行政服务,并伴随着政府职能和运作模式的相应调整。

质变的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能促进原有政务服务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将产生更多的新服务模式、新服务形态和新服务主体,满足全新的社会需求,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的政务服务体系。

“互联网+政务服务”有着深刻的战略意涵,即采取“行政发展-发展行政”的战略组合推动政府自我革新,形成内外双向的驱动力,推动社会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自觉引入时代信息,利用外部力量驱动自我变革的行为。信息通信技术具有开放、共享、去中介化的意向结构,非常适合运用于构建整体政府和加强协同治理。与传统电子政务自我驱动不同,“互联网+政务服务”从社会引入互联网技术、思维、资源,打破政府趋于稳定、保守的格局,并利用社会公众与政务服务的互动倒逼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改变和完善,加速现代政府建设。

另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基于政府变革,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提升国家整体竞争优势。互联网产业的强势发展,为中国各领域提供了基础设施、人才智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互联网+”则进一步将比较优势纳入到以创新驱动的竞争优势范畴。“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提出,是构建政府领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政府通过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政务服务,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实质是用“发展行政”的思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优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sipi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89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