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进入“互联网+”时代

   2017-02-07 760
导读

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大潮中,公安机关打拐大招频出,打拐工作再创佳绩,不仅有力提升了打击犯罪的能力水平,而且推动形成了人人参

        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大潮中,公安机关打拐“大招”频出,打拐工作再创佳绩,不仅有力提升了打击犯罪的能力水平,而且推动形成了人人参与反拐的良好局面。

 

智能手机成“监视器”

 

  不少人在使用高德地图、滴滴打车等手机软件时,收到过有关儿童失踪的信息,或者在刷微博时关注到“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

  这些儿童失踪信息都来自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这一平台于2016年5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可协助各地公安机关打拐民警即时发布各地儿童失踪信息,并自动推送到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相关人群,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主动提供失踪儿童线索,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拐卖案件。

  2016年11月16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二期上线,新接入支付宝、UC、手机淘宝、YunOS系统、腾讯QQ、百度、一点资讯、今日头条、360手机卫士、滴滴出行等新媒体和移动应用,进一步扩大了平台信息发布渠道和范围。

  这一平台的搭建为打拐工作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通过将失踪儿童信息推送给公众,可以让每一位使用智能手机的公众成为发现人贩子的“监视器”。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平台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648条,找回儿童611名,找回儿童比例达94.29%。其中解救被拐卖儿童27名,找回离家出走儿童358名。

 

筑起打击拐卖犯罪的“铜墙铁壁”

 

  2016年5月13日,一名四川籍2岁女童在河北省衡水市走失。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官方微博很快发布了一条消息,并附上女童照片和监控拍到的犯罪嫌疑人照片。

  不久,就有群众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通过这条宝贵的线索,警方一路追踪,终成功解救女童。这是该平台运行后成功解救的一个个被拐儿童,也使得“全民打拐”成为可能。

  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助民力,形成群防群治的打拐新局势;另一方面,在打拐的战场上,不断开展专项行动、跨国合作等方式让犯罪分子无路可逃。

  2016年11月24日,一场涉及福建、江西、广东、云南等7省份的特大贩卖婴儿专案进行集中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7名,解救被拐卖儿童36名。

  为严厉打击拐骗操纵聋哑人违法犯罪活动,2016年10月,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部署四川、重庆、吉林、甘肃等13个省份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收网,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64名,解救被拐聋哑人98名,摧毁犯罪团伙75个,破获各类违法犯罪案件859起。

  针对跨国拐卖犯罪突出问题,中国警方联合越南、缅甸等国家警方开展联合打拐行动。并先后与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签署了关于加强打击拐卖犯罪合作的政府间协定。

  近年来,全国公安机还针对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努力在“防”和“保障”上下功夫,为推进打拐工作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sipi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7879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