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众筹百万干“互联网+理发”

   2016-06-14 970
导读

  发学院门店致力打造社区型的友好环境。  一帮学生哥豪言颠覆高校及周边传统理发体验  一群在校大学生自主开发了一个网上

 
  “发学院”门店致力打造社区型的友好环境。
  一帮学生哥豪言颠覆高校及周边传统理发体验
  一群在校大学生自主开发了一个网上预约理发的平台,豪言要颠覆高校及周边的传统理发体验,打造中国高校一个个互联网理发体验平台。来自广州4所高校的19名在校大学生,通过众筹打造了“发学院”的创业项目,短短半年时间筹集到了超过100万元的资金。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尝试了高校“互联网+理发”的头啖汤,一口气开了3家理发店,目前粉丝达到了三万多人。
  文/广州日报记者徐静
  手机连上免费WiFi,坐在“书吧”安静地读一本书,到“水吧”点一杯咖啡度过难得的悠闲时光,耳畔还有驻场歌手弹奏的优美旋律。这里并不是咖啡馆,也不是休闲书店,而是一间开在高校里的理发店。近,五山高校区接连出现了3家名为“发学院”的理发店,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理发时间和网上支付,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一次抱怨产生的创意
  23岁的杨伟杰是“发学院”的联合创始人和CEO,也是华南农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杨伟杰告诉记者,“发学院”创业项目的想法来自于女同学吕永青的一次抱怨。吕永青是一名典型的工科女,该校电气工程专业大三学生,还是“发学院”的席运营官。
  “吕永青抱怨,学校里理发店比较简陋,外面的理发店又远又贵,于是我们就想如果开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理发店会怎么样”,杨伟杰说。经过调研走访,杨伟杰发现同学们对高校周边的理发店普遍“吐槽”很多,“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革新同学们的理发体验。”
  在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双创”的背景下,杨伟杰和吕永青开始众筹资金。2015年10月底,一个家“发学院”理发店在华南农业大学正式营业。
  19个人的“公司化运营”
  短短半年时间,联合创始团队就达到了19人,他们分别就读于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年龄小的生于1996年,大的今年23岁。
  通过众筹,他们筹到超过100万元资金,一口气开了3家理发店。“我们的目标是改变高校及周边的传统理发体验,建设受高校学生喜爱的美发中心,打造中国高校一个个互联网理发体验平台,进而成为引领高校潮流的风向标”,吕永青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记者了解到,目前,“发学院”众筹项目已经实现了公司化自主运营。2015年12月,他们成立了美发公司,由学生担任公司法人,公司设立了董事会、经营管理委员会、股东代表、各门店店长以及员工等机构以及人员,建立健全了风险与财务监控机制。“我们现在采用的是轮值CEO的制度,让有能力者都有机会得到锻炼”,杨伟杰介绍说。
  半年吸粉三万人
  杨伟杰告诉记者,他们自行开发了理发店网上预约平台,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粉丝就达到了三万多人,“很多同学认同并支持我们的创业项目,成为我们固定的粉丝”。
  通过网上预约平台,同学们可以进行预约和支付,减少了剪发所需的等待时间。吕永青介绍,“我们的理发门店提供了免费WiFi、书吧、产品展示区、水吧、驻场歌手等多种大学生喜欢的服务内容,社区型的友好理发环境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我们有三家理发店现已开始盈利,接下来会越来越好”,杨伟杰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他认为高校美发市场的潜力巨大,“我们计划在今年7月完成广州五山、大学城、龙洞3个高校区的店面布局,预约平台的用户突破5万户,完成发学院平台的一个个创业项目的孵化并公司化运营。”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6303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