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 大部份工作将实现自动化

   2016-06-13 920
导读

 第一,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适应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来看,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以及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生产环


 一个,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适应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来看,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以及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生产环节,而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 所占比重严重不足,核心技术与日韩等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应加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度,重点研究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结 构,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以及针对汽车制造业,焊接行业等具体行业的工艺需求,在结合新型控制器技术和智能化作业技术方面进行研 究。

  第二,依托院校联盟资源,推动产品技术创新。高校和 科研机构具备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发展、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特优势。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 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 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品的技术创新。

  第三,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创新人才培 养。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企业需要不断地积极探索经营机制和用人机制,鼓励采用人 力资本、技术入股、期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员加入企业,力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企 业应支持工业机器人领域相关人才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和促进企业开展的相关技术培训,加强校企合作,集中培养关键领域中的稀缺人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 人才。

  第四,发展高端工业机器人,不断推进人类和机器人的和谐分工发展。工业机器人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和产品质量一致性,代替人或人的某些作用,尤其是在一些特殊作业环境下,甚至可以完成人无法操作的作业。需要研究节能节材机器人以及机器人绿色制造应用技 术,研究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协同工作方法,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柔性化,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解放人类繁重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另外,发展机器 人产业,不仅不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反而又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机器人已经在全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400万——600万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300万—— 500万个。虽然机器人可以代替部分人的工作,但却永远不会完全取代人类,不必担心失业问题,因为是人类在创新和发展机器人,并且控制机器人为人类工作, 尤其是使人更多关注创新工作和创造能力,实现机器人和人的工作和谐分工和合作,将机器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与人类创造力有机结合,助推幸福制造、绿色 制造和智能制造。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madeinjilin.com/news/show.php?itemid=25826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